沂源苹果囤积商暗战南方批发商 或决定苹果价

 “往常这个时候,正是苹果销售旺季,可今年却一直火不起来。”沂源县东里镇冷库主翟先生说。沂源的苹果囤积商在算账,现在出售,肯定亏本。而来自湖南的收购商刘先生也在算账,他在沂源待了快一个月了,始终没有出手,他认为囤积商们快坚持不住了。
  双方在进行一场没有硝烟,但却异常惨烈的心理战,这场战役发生的时间点很敏感,或许会决定今年下半年的苹果价格走势。
 
囤积商的出库量之忧
  5月6日,立夏,气温直升到了34度。在沂源县西里镇薛家峪村李大哥的果园里,望着星罗棋布的幼果,李大哥的心情好到了极点,“今年一定又是一个丰收年。”
  但是,对于苹果囤积商来说,似乎现在还没有走出隆冬。
  沂源县东里镇,是沂源县储存苹果最多的乡镇之一。记者在这里发现,这里数十家冷库中,销售的温度比冷库里更低。
  “往常这个时候,正是苹果销售旺季,可是,今年却一直火不起来。”东里镇冷库主翟先生说,有的冷库出库量还不到一半,单从销量上看,比往常减少30%。
  囤积商只要出售,就会亏本。
  苹果囤积商朱先生说,“去年优质苹果收购价都维持在每斤2.8元,加上包装、运输、人工、冷库费等成本,每斤达到3.3元。”朱先生说,现在的出库价格已经让他保不住本了。

或决定下半年价格
  2011年10月15日,“首届沂源苹果文化节”在沂源县隆重开幕。随后,苹果售价一路上涨,直逼每斤4元。可是这种火热销售价格并没有持续多久。
  2012年春节过后,售价迅速跌落。“1月份后,苹果出库价到了每斤2.5元,果农将自产的苹果存到冷库里反季销售的价格更低到了2.3元。”收购囤积商王先生说。
  东里镇经营冷库的殷先生告诉记者,现在苹果销售价已经开始缓慢上涨,现在已经达到每斤2.8元。“但从销售上看,两头的好卖,元左右的。”殷先生说,虽然价格上涨,但销量并没有增大多少。
  囤积商们已经坐不住了,从现在到7月1日,是苹果价格上扬的最后一季,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双方在打心理战
  “尽管今年闰四月,春天时间延长,但一过7月1日,苹果在南方就没有多少销量了。”刘先生说,7月1日是个很敏感的时间点。6月份以后,南方人很少吃北方水果,因为南方水果这时已经开始大量上市。
  中庄镇冷库主孙先生说,如果苹果追求高价销售,首先要有高品质苹果,而且还得将这种优势传达出去。“2008年沂源苹果进入奥运会后,收购价就一直坚挺在比较高的位置,但是,囤积商反季销售并没有因此获得高利益,今年优质果的出库价又跌倒了成本以下,按现在的出库销售热情,翻盘获得高利润的空间不大。”孙先生提醒囤积商,要根据销售现状进行判断,不要一意孤行的把宝押到最后。

苹果价格博弈
  “又大又甜的沂源苹果10元钱3斤了。”5月7日,在张店一街头,批发商大声哟喝着,但却引不起市民的兴趣。“苹果太贵了,还不如吃点别的水果。”市民李女士表示。“往年吃低价苹果习惯了,突然价格高涨消费者一时接受不了。”苹果收购囤积商朱先生这样解释。
  果农王老汉给记者算了这么一笔账;一亩地的苹果产量约在4000斤左右,不分级别折合每斤2.6元,总收入是10400元。刨去纸袋、农药、化肥等投入,将剩余钱折合成日工资,每日在52元左右,还不够进城务工的三分之二工资。
  农产品的涨价,其实是必然的,因农资的超高价格,压缩了农民的收入空间。而国家又加大农民的收入,就使得必须提高农产品的价格。
  但成本决定不了苹果价格的最终走势,操纵市场的无形之手是不可见的“综合因素”,苹果价格博弈还在进行之中。
 


来源:鲁中晨报
  • 市场大户

张秀芳

主营:水产 禽类 各种中高档海鲜产品、鸡鸭鹅分割制品

邓克明

主营:淡水鱼

徐建立

主营:名牌挂面批发

陈忠生

主营:淡水鱼及其加工厂

黄保能

主营:蔬菜配送、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