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曲松县曲松镇琼嘎村藏药材种植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的库房,一股清香的药材味道扑面而来,各式各样的优质藏药材整齐摆放着,工人们正在进行初步分拣。“这是藏木香,这是草红花,那个叫西藏棱子芹……”面对记者的好奇,合作社副理事长普巴耐心地一一介绍。
合作社依托西藏山南德诺农林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公司由曲松县致富带头人洛桑金巴在2013年创立,是曲松县唯一一家藏药材种植加工民营企业,目前已建立近1000多亩藏药材种植基地和近7500平方米的藏药材加工基地。
“16岁时我就开始学习藏药理论,然后自学考入西藏藏 大学。通过学习,我明白了知识能改变命运,也看到了藏 的价值。在党和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我决定返乡创业,发动家乡的父老乡亲种植藏药材。”洛桑金巴回忆。
万事开头难,乡亲们从未种植过藏药材,都不敢尝试,怕万一不成功,年底连粮食都没有。洛桑金巴只好和家人商量,在自家的8亩地里试种藏药材。等到丰收季节到来,种植基地里收获满满,乡亲们看到了希望,都主动把土地用来种植藏药材。
为了提升药材种植技术,洛桑金巴先后前往安徽、青海、甘肃、四川等地的药材种植基地实地考察,回来后再把技术教给村民。“乡亲们本来就会种田,我就把藏药材种植和大家熟悉的种田经验结合着教。像播种时间、除草这些事,找到和种粮食的不同点,一讲就明白,大家很快就上手了。”他说。
在“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下,公司以科学技术为依托,以产业化为纽带、效益为中心,运用科学培植技术,积极引进适应本地区种植的优良品种,现已成功种植冬葵、芫荽果、草红花、藏木香、西藏棱子芹、喜马拉雅紫茉莉、蜀葵、波棱瓜子、荞麦、桃儿七、野亚麻等16个品种。
种好藏药材只是第一步。洛桑金巴深知,要通过深加工生产出有影响力、有科技含量的藏药产品,打造藏药品牌,那才是更广阔的市场。为此,洛桑金巴注册“藏铭康”商标,从此走上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之路。
随着大健康产业的兴起,洛桑金巴把目光精准投向了化妆品行业,打算通过提取藏药精华,开发高端化妆品。2017年7月,公司成功取得化妆品生产许可证,成为西藏自治区第三家、山南市唯一一家化妆品生产企业。如今,公司拥有16个商标、2项外观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及2项发明专利,已向市场推出洗发水、护发液、面膜、口红、精油等17种产品,受到自治区内外广大消费者的一致好评。2018年,公司开通了线上店铺,利用直播、短视频直观展示生产加工过程,吸引聚集网络消费流量,更好地开拓区外市场。
“目前市场对于产品的信赖度和认可度比较高,销量也在逐年增长,去年的产值达到了630万元,今年有望突破千万元大关。今年这个企业面向尼泊尔有了外贸订单,也在向瑞士等国家进行推介。”曲松县农业农村和科技水利局党委书记边巴次仁表示。
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了藏药材的种植与加工当中,大家不用背井离乡打工,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年底除了领工资,还能拿分红。“村里没就业的大学生,我也喊来公司上班,一边学本事、一边练能力,将来好报效国家。”洛桑金巴表示。公司现有固定员工43人,季节性带动劳务人员300人次,带动15户脱贫户每户分红2000元。
“县里把藏药材产业作为我们的支柱产业,在资金方面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在技术上也积极对接高校和科研院所,帮助企业进行攻关创新。目前我们正在和周边的兄弟县区对接,想要实现‘县县联营’,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让藏药材更好地走出去。”边巴次仁说。来源: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