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中秋佳节来临,市场随之进入中秋前夕的交易旺季,持续时间基本为中秋节前一周左右。8月25日至9月1日这一周的进场车辆统计报表显示,载货车辆的进场量明显增多,环比增幅超过了30%。显著特点是重型载货车辆取代轻吨位车辆成为运输的主体,且多数车辆具备冷藏运输能力,契合我国现代化物流体系的发展方向。市场西边新辟的90个停车位,对于缓解旺季市场内的交通压力作用明显。
中秋旺季对蔬菜影响不大。今年旺季期间蔬菜的交易行情显得不温不火,没有去年同期的旺销场面,销量同比下降了20%以上。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本地蔬菜外销受阻。由于全国各地蔬菜普遍丰产,本地蔬菜外销受阻,日成交量一直徘徊在70余吨/天。成交均价同比下滑明显,如大宗品种苦瓜,均价同比降幅为33.4%,菜农考虑综合成本不乐意将蔬菜运抵市场内销售;二是客菜经营成本加大。今年客菜中多个品种的售价同比涨势较大,如生姜(+92.8%)、大蒜(+53.6%)、茄子(+23.2%)、番茄(+20.8%)等,给主营客菜的经营户带来了较大的经营风险,以至缩量求稳;三是“双节”相距较远。未因假期效应带来蔬菜的旺销。
节日效应助推果品热销。今年果品交易有四个特点:一是市场集聚效应明显。随着市场知名度的提升,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旺季期间周边县市前来市场采购果品的商贩明显增多,同比增幅不少于20%;二是当季水果销售不济。因今年中秋相较去年提前了半月有余,以至石榴、蜜柚、冬枣等当季果品未至成熟已上市,口感欠佳以至销量同比下降25%以上;三是中央政策落实到位。市场各经营户普遍反映今年已难见政府、事业单位前来大批量采购果品;四是果价依然高昂。市场内已难觅60元/箱/盒以下的水果,冬枣卖出了70元/公斤的历年高价,车厘子、布朗李、山竹等进口水果价格一路飙升,金色车厘子更是涨到195元/公斤,苹果、香梨、葡萄等往年大众果品的代表今年却成了逆市涨价的急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