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升冬枣 减产不减收

我种了7亩枣树,今年自卖枣以来,价格每公斤10至16元,最大的枣卖到了20元一公斤。今年按照每公斤12元计算,亩均收益也在8000元以上,基本与往年持平,实现了减产不减收。

“我种了7亩枣树,今年自卖枣以来,价格每公斤10至16元,最大的枣卖到了20元一公斤。”日前,在沾化县黄升镇大姜村的枣园里,村民姜竹亭向笔者介绍。

“通货”枣每公斤高出去年3元

“通货”是当地枣农对刚刚下树的冬枣的称呼,即不分大小个头的冬枣,客商在收购时会随机抽取一筐,根据品质好坏和个头大小直接出价,再自己分拣。15日傍晚,在吴家村冬枣市场,笔者见到前来卖枣的枣农杨振彬。他告诉笔者,红枣最怕来回搬运和筛拣,很多客商为了更好地保护冬枣卖相,从前年开始收“通货”。枣农们为了省时省力,开始是6元多一公斤,去年每公斤涨到了7元左右,今年由于产量少,每公斤冬枣价格都在10元以上。在交谈中,杨振彬的冬枣便以每公斤10.6元的价格成交。

分级冬枣价格“升级跳”

在黄升镇,孙家、吴家、谢家、麻家等是远近闻名的冬枣专业村,冬枣产量占到全镇总产量的4成以上,已逐步实现“通货”收购。除此之外,6成左右的沾化冬枣还是分级销售。在该镇最大的冬枣交易市场——大姜村冬枣交易物流中心,目前已有300余名客商安营扎寨。有着5年代收经历的姜秀平介绍说,近几年,枣农为了提升收益,采青卖青现象已杜绝,所售冬枣几乎个个都是红枣,价格也是水涨船高,前年最大的红枣价格在每公斤10元左右,去年在13元左右,今年分级冬枣最大的已卖到每公斤17元,每公斤上涨了4元。

亩均收益与去年基本持平

“去年和前年,全镇沾化冬枣产量维持在每亩1000公斤左右,今年受倒春寒影响,加上后期枣农的疏花疏果,全镇每亩产量在9月初已进行全面评估,亩均产量是625公斤。”黄升镇农林站站长王世岭介绍道,产量的锐减并没有导致效益的下滑,这主要得益于科学的管理。今年以来,黄升镇深入实施“沾化冬枣创新提升工程”,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全镇冬枣标准化生产率达到90%以上,粘虫板、杀虫灯、生态肥等新技术推广率达到了80%。王世岭说,现在冬枣正是销售旺季,按照最保守数据计算,往年平均8元一公斤,亩均收益在8000元左右;今年按照每公斤12元计算,亩均收益也在8000元以上,基本与往年持平,实现了减产不减收。


来源: 滨州日报

  • 市场最新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