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作为华中地区重要的农产品集散中心,近年来在食用农产品安全信息追溯体系建设方面取得显著进展。通过引入门禁系统对接、入场农产品预报备、完善检测机制及整合流通环节数据,市场已实现了从生产到消费的全链条追溯,市民朋友们通过扫码即可查看农产品的“体检报告”。
1. 追溯系统的技术应用与信息覆盖
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自2020年7月起正式启动质量安全追溯系统,采用二维码技术为每批次农产品建立“电子档案”。该二维码记录了农产品的产地、品种、批次号、农药残留检测结果、流通渠道等信息,并通过无线射频技术实时上传至武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数据库。
我市场300多家批发商户都公示有包含经营户、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检验检测等在内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码”。其中,食用农产品从入场时就开始查验、收集质量安全信息,每日更新,并聚合到“武汉市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印制在产品批发出去的“销售一票通”上,进入集贸市场、餐饮店都可以查得到。例如,一车包菜进入市场时即将运输车牌号、产品品种、产地、合格证、传输量等相关信息及时准确地向平台进行了传输,实现了食用农产品流通环节全链条信息可追溯。
2. 质量检测机制与安全保障
3. 与全市追溯体系的整合
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是武汉市6家主要农批市场之一,其追溯系统已纳入武汉市食品安全追溯系统,覆盖全市80%以上的肉菜供应。通过“销售一票通”机制,农产品从入场查验到批发、零售的全程信息均被录入市级平台,实现“一码通行”。例如,消费者在超市或农贸市场扫描价签上的二维码,可追溯至批发商信息及检测报告。
未来,武汉市计划进一步整合农批市场、连锁超市、生鲜电商的追溯系统,搭建全市统一的食用农产品信息追溯平台,一码通行,并实现食品安全数据实时上传和线上实时监管,最大限度保障食品安全。2025年5月1日开始,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在场内开始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服务平台2.0版本的全面推广运行工作。
通过上述措施,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不仅提升了自身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也为武汉市建设“全国食品最安全城市”目标提供了重要支撑,让市民的“菜篮子”更加透明、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