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广西龙眼产量稳中有升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武鸣优质龙眼擂台赛”在武鸣县下渌村举行。在这龙眼丰收的季节,下渌村的果农一边展示着自家的龙眼,一边忙碌地给刚采摘的龙眼修剪装箱,准备销往外地。慕名前来的游客顶着烈日,钻进果园里自己动手摘下一串串硕果,兴致勃勃地体味着农家乐。 
  据了解,下渌村是南宁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龙眼种植是该村的支柱产业。今年年初的冻灾使许多地方的龙眼减产,但下渌村由于采取催花与控花相结合的综合性措施提高挂果率,产量不降反升,预计增产20%以上。该村的村支书韦世宁告诉记者,下渌村通过加强农村经纪人队伍和利用网络信息服务,拓宽销路,今年丰收的龙眼不仅卖到了广东,还引来了福建的老板。 

  自治区农业厅水果总站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广西的龙眼以石硖、储良、大乌圆等为主栽品种,主要产地包括武鸣、灵山等29个县(区、市);目前全区建有3万亩以上的龙眼基地31个,规模化生产格局明显。2007年,广西龙眼种植面积256.5万亩,产量为40.5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双双位居全国第二。今年由于冻灾,北流、博白等北部地区的龙眼减产,但武鸣、钦州等南部地区的产量却不降反升;今年广西龙眼产量总体预计稳中有升。 

  近几年,随着广西各级政府和水果业务部门大力推进“优果工程”建设,龙眼产量得到稳定增长,质量进一步提高,过疏花疏果使果品大小均匀,单果重增加,是果实套袋技术。龙眼通过套袋可有效防治蛀蒂虫,减少病虫害和农药使用量,增加果皮光泽,要包括生物防治技术和诱虫灯等物理防治技术,有效减少农药使用量,要包括猪—沼—果—灯—鱼生态模式、果—草—是近年来全区各地悄然兴起的一项新的复合型产业模式,既增加旅游收入,又拓宽水果销售渠道。 

  我区在大力抓好龙眼无公害生产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创建龙眼出口生产基地的建设,规范出口标准化生产技术,确保龙眼果品质量安全性,为大量出口创造条件。目前我区已建成3套龙眼采后商品化处理示范生产线,5套预冷设施,开发出广西“珍珠石硖牌”石硖龙眼、“上龙牌”石硖龙眼、“官山牌”储良龙眼等名牌产品,为提高产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作出重大贡献。
 

 
 
 来源:广西日报 
  • 市场最新价格
  • 农民经纪人

殷保顺

主营:鸡蛋

玉田县环宇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主营:中甘甘蓝-铁头包菜-北京三号白菜-秋绿60-黄心白菜-荷兰土豆-早大白马铃薯-长

闫洪岭

主营:禽蛋购销

阎洪博

主营:禽蛋购销/巴斯夫预混料

平度市德诚饲料原料经营部

主营:饲料、有机肥原料出口及国内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