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苍梧县沙头镇东安荔园内,红云般的迟熟荔枝压弯枝头,果香弥漫。72岁的果农张先生手指粗糙却动作麻利,将清晨新摘的荔枝分装进印有“苍梧沙头迟熟荔枝”标识的礼盒。“往年愁销路,今年展位没摆完,电商订单就响个不停,”他擦擦汗,笑得舒展,“光昨天就卖了1000多斤,价钱还涨了两成!”
这是第七届苍梧沙头迟熟荔枝文化宣传周暨2025年苍梧县荔枝烧鸡美食嘉年华的火热现场。7月18日至20日,苍梧县以荔为媒,串联“吃、住、行、游、购、娱”,在古郡大地上绘就了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生动画卷。
荔枝产业走出升级路
沙头镇果农朱旭贤的荔枝园里,刚摘下的“仙进奉”荔枝还带着晨露,就被装箱送往县城的展销点。“今年活动帮我们对接了3家外地采购商,开园三天就卖了10000多斤,比去年同期多卖三成!”他手里的订单上,广东、湖南的客商名字格外醒目。
果农正在采摘苍梧沙头迟熟荔枝。(廖伟 摄)
这场丰收的背后,是活动对荔枝产业全链条的精准赋能。开幕式上的项目招商推介环节,邀请了12家区内外采购商与本地合作社签约,现场达成意向采购量1200吨。“荔枝品质擂台赛”评选出的“金奖荔枝”,通过直播带货专场溢价30%仍被抢购一空。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秦志强算了笔账,“全县迟熟荔枝面积达2.2万亩,产量超3.1万吨,产值超2.5亿元,带动2万余户果农增收,户均增收近30000元。”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品牌升级。吉祥物“沙小荔”在开幕式上的亮相互动,让苍梧迟熟荔枝有了具象化的IP形象;主题曲《七月仲夏沙头甜》在短视频平台播放量近百万,“苍梧沙头迟熟荔枝”的搜索量环比增长210%。沙头镇党委书记莫树美感慨,“以前我们愁‘酒香也怕巷子深’,现在通过活动的宣传,连外地游客都知道‘苍梧荔枝熟得晚,甜得久’。”
从枝头到舌尖、从产地到市场,苍梧沙头迟熟荔枝正借着活动的东风,完成从“土特产”到“网红品牌”的蜕变。“我们不仅要让荔枝卖得好,更要让‘苍梧沙头迟熟荔枝’成为刻在消费者心里的品牌。”苍梧县委常委、副县长,广西驻村工作队苍梧县工作队队长吴小龙表示。
文旅融合激活全域消费
“第一天摘荔枝、尝烧鸡,第二天去六堡镇看茶园,第三天在风车山等日出——这趟行程把苍梧的好东西都体验遍了!”来自广州的游客陈淑芳女士展示着手机里的九宫格,照片里有红彤彤的荔枝、金黄的烧鸡,还有云雾缭绕的风车山。
游客正在挑选特色农产品。(苍梧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活动推出的3天2晚“茶香品荔”游线路,成了最受欢迎的“爆款”。县文广体旅局局长苏奕柏介绍,线路巧妙融合了荔枝采摘(沙头东安荔园)、古村探幽(石桥培中村)、红色洗礼(中共石桥地下党支部旧址)、非遗体验(县文化中心)、六堡茶源探秘(六堡镇大中村、苍松茶厂、黑石山等)、云海仙境(山坪村风车山)等多元元素,满足了游客“品荔枝、尝烧鸡、喝六堡、看凤凰、赏非遗、购特产、享欢乐、游古郡”的全方位需求,三天累计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带动六堡茶、京南米粉等特产销售额超500万元。“以前游客来苍梧可能只摘个荔枝就走,现在能住下来、逛下去,消费自然就多了。”
荔枝烧鸡美食嘉年华现场更是热闹非凡。沙头镇的荔枝、木双的腊味、石桥的地瓜榨、六堡的茶点、京南的米粉等一字排开,近40家商户从早忙到晚。“光烧鸡每天就能卖500多只,还有人专门来买荔枝味的文创雪糕。”商户黄大姐的档口前排着长队,她笑着说,“这三天赚的钱,抵得上平时一个月的收入。”
更令人惊喜的是“村BA”篮球 的持续热度。从7月18日开赛以来,石桥镇和沙头镇的球场场场爆满,周边村民带着板凳来观赛,顺便在县文化中心消费购买特产。“晚上看完球,买些特产回家,成了这几天的固定节目。”六堡镇村民周大哥说。据统计,赛事带动周边餐饮、零售消费增长近四成。
从“一日游”到“多日留”,从“买特产”到“品文化”,苍梧正用“农业打底、文旅赋能”的模式,让游客留下来、消费旺起来、记忆带回去。
文化中心变身民生舞台
县文化中心的展厅里,72岁的书画爱好者梁老先生正提笔写下“荔香飘万里”。“以前这地方多用于开会,现在成了咱老百姓的‘文化乐园’,写写字、看看非遗表演,比在家看电视有意思多了。”他的作品旁,东安诗社的诗人们正吟诵着新创作的荔枝诗,引来阵阵掌声。
特技演员正在表演凤凰飞舞。(廖伟 摄)
这场文化助“荔”活动,让县文化中心焕发新生。展厅里,近100幅书画作品讲述着苍梧的荔枝文化;舞台上,本土歌手演唱的《六堡茶歌》,唱出了家乡的味道;网红流量歌手带着群众集体蹦迪;凤凰飞舞杂技表演更是把游客情绪价值拉满……“三天来,文化中心接待了8000多人次,既有白发老人,也有年轻游客,真正成了全民共享的文化空间。”县文联主席李会鑫介绍。
文化的温度还体现在细节里。活动期间,县文化中心的回廊被改造成“荔枝文化长廊”,老照片、老故事诉说着苍梧荔枝种植史;农技人员在为群众耐心讲解农业技术,果农们看完展销会,还能来这里学几招种植技巧。“既能看热闹,又能学本事,这样的活动我们盼着多来几次。”沙头镇种植户关裕宗说。
镇长直播亲荐好货。(廖伟 摄)
县文化中心内的“镇长直播间”堪称流量高地。3天时间,各镇镇长轮番上阵,化身“名特优农产品代言人”。沙头镇镇长莫江华在镜头前熟练地展示荔枝品种、讲解吃法、推介荔枝烧鸡,直播间峰值在线人数突破5万,带动沙头镇荔枝单品线上销售额单日破百万。“看着镇长都这么拼,我们果农更有信心触网了!”参与电商培训的年轻果农林惠说。据统计,活动期间通过淘宝、抖音、微信小程序等平台销售的苍梧沙头迟熟荔枝占比高达总销量的35%,比去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
从单纯的“活动场地”到多元的“民生舞台”,县文化中心的转变,正是苍梧以文化凝聚人心的生动写照。当荔枝的甜、烧鸡的香与诗词的韵、非遗的美相遇,这里便成了承载乡愁与希望的精神家园。
活动落幕时,东安荔园的荔枝还在枝头浅笑,六堡镇的茶香依旧萦绕山间。这场为期三天的盛会,不仅卖出了荔枝、带火了旅游、活跃了文化,更留下了一套可复制的“文旅+农业”融合经验——以产业为基、以文化为魂、以活动为桥,让乡村既有“颜值”又有“产值”,更有“气质”。
古郡茶香,新城荔园。一场以荔为名的盛会,不仅让“迟熟荔枝”的金字招牌愈发闪亮,更以一只“荔枝烧鸡”为引擎,驱动了多产业深度融合,点燃了乡村旅游的熊熊火焰。文化殿堂的“爆改”,则生动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活动理念,让高雅艺术与市井烟火和谐共生。“我们要让荔枝红遍枝头、让文化浸润心头、让乡村振兴的路子越走越宽。”苍梧县委书记覃学海表示,在苍梧大地上,一场以荔为媒的乡村振兴故事,才刚刚翻开新的篇章。(文:廖伟 来源:苍梧县融媒体中心)来源:中国网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