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关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台湾零关税水果进口集散地,今年上半年进口数量同比骤增1.6倍,占据大陆半壁江山,进口平均价格明显回落。
台果进口骤增,释迦最受宠
商报记者 陈凌 整理报道
厦门今年上半年进口556.7吨、11种零关税台湾水果,进口量比去年同期骤增1.6倍,已成为大陆最大的台湾水果进口地。其中,增幅最大的是释迦(番荔枝),占进口总量的近32.9%。
据厦门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进口的台湾水果价值75.3万美元,包括释迦、槟榔、莲雾、葡萄、菠萝、芒果、杨桃、番石榴、木瓜、枣、椰子。释迦进口增长速度最快、数量最大,共有183.2吨,和去年相比增长11.1倍。去年进口最多的鲜槟榔,今年位居第二,为116.9吨。
1.6倍的量增幅度,远远超过全国的3.3%增幅,所占比重也由去年同期的19.7%迅速上升至50.1%,占大陆半壁江山。这样,厦门关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台湾零关税水果进口集散地。
厦门关区进口台湾零关税水果主要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对台小额贸易为重要补充。今年上半年通过一般贸易进口台湾零关税水果427.7吨,同比增长4.6倍。
据分析,虽然进口数量快速增长,平均价格却有明显回落。除鲜槟榔价格与去年持平外,鲜番荔枝每吨平均价格1280美元,同比下降42.1%;鲜枣降幅最大,每吨平均价格385.5美元,同比下降82%。
目前厦门进口台果,开始在“小三通”航线上采用冷链物流运输新方式。在两岸贸易运输尚未“截弯取直”实现直航时,这种模式正在实现常态化。主要原因是,与经第三地转口贸易相比,航程由7天缩短为3小时,降低成本,提升保鲜度;与一般散货船相比,有效降低气候变化风险冲击,可大批量进口和规模化运作。
据悉,大陆共有8个关区进口零关税台湾地区原产的鲜水果和水产品。厦门进口的台湾水果除小部分在本地销售,7成以上通过陆路运销大陆各地。
台湾水果“独钟”厦门,厦门海关也及时调整了监管模式,在开辟“台湾水果绿色通道”基础上,采取信任放行制等新措,专门为台湾农产品进口商指定了通关联络员,一旦出现特殊状况,进口商可直接联系联络员在第一时间统一协调解决,保证了台湾水果通关“不过夜”。
相关链接:
大嶝台货贸易量激增
受政策利好因素刺激,厦门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进口台湾商品强劲增长,上半年进口台湾商品金额同比增长超过50%。
自去年底开放大陆民众自厦门大嶝岛携带台湾商品的免税金额,从1000元人民币提高到3000元后,大嶝岛台湾商品的销售量就持续上扬,今年上半年进入大嶝岛的台湾商品价值已经达到882.19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7.5%。
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是大陆惟一一家对台免税市场,目前拥有商家超过200家,现有市场规模8万平方米。为应对这种趋势,福建省从去年开始规划厦门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改扩建项目。根据规划,改扩建后,厦门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将达到0.8平方公里,是现有规模的10倍。
来源:厦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