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位于金州新区的大连南北蓝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矫德君接了不下10个订货电话。“现在,大连蓝莓刚刚成熟上市,很多中间商就大量订货,我只能拒绝部分订单,如果都卖出去了,采摘游就做不了了。”矫德君说,现在,他正被这种“幸福的小烦恼”包围着。
“今年,主产区山东的蓝莓受到冻害和旱灾影响,减产了70%左右,这让大连蓝莓身价倍增,而且十分抢手。”大连大学蓝莓研究所所长王贺新教授介绍,现在,大连蓝莓的产地售价是每斤50元,商超价格则高达每斤120元左右。
山东蓝莓减产7成,定价权回归大连
烫手的行情以及丰产让矫德君赶上了一个黄金年份,今年,他有40亩蓝莓处在结果期,预计总产量可达30吨,纯利润200多万元。“去年,大连蓝莓减产,而且,被山东等地蓝莓冲击,产地价每斤仅30多元,今年,终于可打一个翻身仗了。”在该行业中经营了5年之久的矫德君如是说。
与矫德君的喜悦相似,作为大连蓝莓的龙头企业,大连越橘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王景东也表示,今年其蓝莓产量比去年增产50%以上,预计总产量可达到150吨。
“外部竞争减弱,今年,大连蓝莓终于可以绝地反击了。”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预计今年大连蓝莓总产量可达到2000吨,是去年总产量的2倍还多,但相对于庞大、旺盛的市场需求来说,大连蓝莓供不应求,蓝莓定价权又回到大连手中。而去年,这一优势地位曾一度被山东蓝莓夺走。
蓝莓和大樱桃,是竞争还是互补?
“预计3年之后,大连蓝莓将全面进入盛果期,到那时,大连蓝莓产量有望突破15000吨。”业内人士介绍,蓝莓树寿命在35岁左右,栽种5年之后将逐渐进入盛果期。
“一旦蓝莓进入盛果期,其产量会大增,价格也会趋于平民化,再加上其富含花青素等营养物质,或将对大樱桃形成冲击。”上述业内人士表示,正因如此,有人认为,大连蓝莓有朝一日将取代大樱桃,成为新的地域性特色水果。
花同样的钱,而且,口感各有千秋,你会买吃蓝莓还是买大樱桃?大连大学蓝莓研究所所长王贺新教授直言,这类问题可以就此打住。“大连大樱桃在6月末基本就"下市"了,而蓝莓的成熟和上市期是7月初~8月下旬,两者几乎不会形成直接竞争,因此,不是"决战"而是互补。”
深加工和温室培植,成产业新趋势
记者了解到,目前,大连蓝莓的种植面积大约在15000亩左右,是国内蓝莓的主产地之一。“大连蓝莓种植以庄河地区为主,目前,庄河已基本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蓝莓产业链、两大蓝莓发展区:以桂云花、步云山、仙人洞等北部乡镇为主,建设生态观光蓝莓发展区;以吴炉、大营、青堆等乡镇为主,依托一些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对蓝莓实行深加工,制成果汁、果酱或提取色素。”庄河市农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除了深加工趋势外,反季蓝莓也成为大连蓝莓发展新趋势。“目前,大连已有几家企业在培植反季蓝莓。大连反季蓝莓上市期为4月下旬~5月底,而在那时,全球市场都没有蓝莓,因为南半球的蓝莓产地如智利和阿根廷等,蓝莓成熟期在11月~次年3月份,恰好与大连的反季蓝莓错开,因此大连反季蓝莓受欢迎程度可想而知了。”王贺新介绍,今年,大连反季蓝莓销售价为每斤150元,出口价甚至达每斤340元。
蓝莓产业瓶颈待解
大连大学蓝莓研究所所长王贺新教授认为,大连蓝莓产业发展有几个瓶颈:“种植蓝莓的投资大,一亩地需要1.2万元以上,对于一般农户来说,资金门槛较高;蓝莓种植和管理的技术要求较高,并非你想种就可以种的;蓝莓对土壤的要求较苛刻,需要微酸性土壤,而瓦房店、普兰店、旅顺等沿海地区的土壤碱性较大,不太适合种植,大连的东北部山区是蓝莓种植较为理想之地。” (记者曲家乙)
来源:新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