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台湾的果农来说,柳丁和香蕉的丰收产生另一种烦恼。因为岛内市场小,主要外销市场日本、韩国吸纳有限,“丰产”和“滞销”近乎画上等号。2006年以来,大陆多次启动紧急采购,大批量买入台湾丰产滞销的台湾水果,就是为了让果农免于坐看水果烂损的苦痛。
这项措施充满善意,但台南县玉井乡农会总干事黄澄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采购机制稍加调整,农民将会得到更多更实在的好处。
“关键在于通路。”黄澄清说,大陆的多数大宗采购要通过台湾省农会、经销公司,到农民这儿,利润已被大大摊薄,“如果由大陆企业直接从地方农会收购,农民的一颗柳丁,价格会低20%,利润却增加40%。”
黄澄清讲了亲历的成功例子:2008年在厦门举行的两岸农业交流会上,广西团找他采购台南的菠萝和芭乐,下了20万美元的订单。玉井乡农会从果农手中直接收购水果,用集装箱海运到厦门口岸,再经高速公路送到广西12个指定地点,不但价钱便宜,而且只用了一周时间就完成了水果从采摘、包装到运输抵达,时间节省了,水果也能保证新鲜品质。
紧急采购只是解燃眉之急的权宜之计,一劳永逸的方法仍然要从市场机制中寻找。此次会议名为“产业对接会”,自2007年以来在厦门和台南轮流举行,两岸业者在会上签下许多订单,跨越两岸市场的对接通路已渐渐成型。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