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南宁建政路,一家餐饮店打出了“进店消费即送香蕉品尝”的标语。店家给每位在此就餐的顾客,免费配送香蕉;南宁人民路阳光一百灯饰广场举行了吃香蕉大赛。用香蕉作为主原料,做出了30多道菜,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香蕉宴”擂台赛。所有的活动都是为了让尽可能多的市民了解香蕉美食的做法,争取多卖香蕉,以缓解广西香蕉滞销问题。今年广西香蕉丰收,总产量达210万吨。因与南方其他香蕉主产区同时上市,加上遭遇北方雪灾,大雪封路,广西香蕉遭遇了十年来最严重的滞销问题,销售价格最低时一度只卖每斤..2元。
面对这一揪心的情况,中央高层迅速做出重要批示,加大措施开展香蕉市场营销的促销工作,特别是帮助广西搞好香蕉应急销售。首先,应对中央领导的所作所为“赞叹”不已,所提出的一系列措施,对于缓解广西香蕉滞销、解决蕉农因香蕉“价贱伤农”的利益问题,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其次,在“赞叹”之余也让不免让人“兴叹”,20多年来,在各类农产品的销售中都多少出现过“价贱”的局面,可以预测,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各种可以预测和不可预测的极端天气不时地出现,类似于“价贱伤农”的广西香蕉滞销问题还会层出不穷。如果一出现这样的情况都要靠中央批示,才能去进一步加大措施,这显然是很被动的,而且会让人感觉到工作上的不作为。
一个地方出现农产品滞销问题,不单纯是农业部一个部门所能为的,应该说,从中央的相关部门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都有责任。假如相关的中央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都能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需,像应对极端天气灾害那样,提前制定应对各种农产品滞销问题的应急预案,一旦出现农产品滞销问题,就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加大措施,并采取部门配合、上下联动,努力把农民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农民群众肯定会很支持、很配合,肯定会对政府的工作报以更多更好的“赞叹”。
虽然在中央高层的关注,广大百姓的关心下,广西香蕉销售很快走出了困境,价格开始有所回升,但是从此次香蕉滞销事件不难看出,广西有关部门在农产品方面的应对措施的不得力。广西的一些城镇缺乏农产品物流中心,香蕉缺少品牌效应,正如有关官员所说:“今年的香蕉销售问题解决了,谁知道明年其他农产品会不会滞销?”这样的担心并非多余,也非杞人忧天,事实证明,广西应该在农产品物流中心和打造品牌上给予更多的支持。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中国和东盟各国的交通更为便利,于广西的地理位置,加上农业规模小且无品牌,面对国内竞争已难以应对,一旦面临更大挑战,招架功力有待考验,广西农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
广西的农业未来的发展应重点注意调整农业结构,尽量避免与东南亚同类产品“撞车”,加大不同产品的种植,“扬长避短”;适当的加强力度种植东盟国家市场需求量大的产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发展优质高产农产品,做好相应的品牌效应。
来源:水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