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肩挑起早少人应,今年游客上门果摘尽。记者从迳口华侨经济区获悉,采摘季刚落幕的“十里水果长廊”实现收入2700万元,比去年增长了50%。
今年,迳口华侨经济区整合包装推出了“十里水果长廊”项目,通过媒体推广、印制农特产品手册、竖果园路牌等方式,让游客上门摘果。此举既丰富了旅游项目,又便利了果农。在1万亩“十里水果长廊”中,3000亩的荔枝、龙眼、黄皮推向市场,约300户果农尝到了市场甜头。据迳口农办统计,今年三种水果产量200万斤,与去年相比,每斤售价高出1元~2元,平均每户果农增收1万元左右。
昨日上午,石头坑村村民阮庆耀一边为果园除杂草,一边默默算着账:150亩的果园,纯利润便比去年增加了3万元。今年夏天,55岁的阮庆耀经历了种果7年没碰到的好事:果子只有去年的一半,但利润却高了不少;今年买果的不是商贩,更多的是陌生的游客。他第一次花30元/天请了十多个农户帮忙摘果,最多一天接了30个电话,电话费最多一个月800元。“是十里水果长廊让果园旺了起来。”阮庆耀说,上门摘果不仅价钱高,顾客也更多,有些顾客甚至要等待三四小时才能拿到水果。最多的一天有200多个游客光顾他的果园,摘果超过3000斤。“政府帮我们做宣传,让我们一下子扬名在外了。”
另一位果农谭安富则向记者讲述以前卖果的经历。早些年水果成熟后,谭安富每天清早5时多就挑到附近的大塘镇卖。虽说赶了个早,年游客跑上门,自家的果子不够卖。
据经济区党委委员邓志东介绍,迳口的绿色水果生产种植已初具规模。“十里水果长廊”不仅拓展了销售渠道、缩短销售周期,还打响水果品牌,带动三产和旅游发展。迳口农办主任陈国雄则表示,今冬明春,农办将按不同的管理季节再办3个培训班,帮助果农提高果树种植水平。
来源:广东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