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场监测数据显示,9月水产品市场呈现出价格普遍下降、交易量显著增加的态势。这一变化既反映了季节性因素对水产品供需的影响,也体现了市场消费的动态特征。
从价格数据来看,9月水产品均价相较于8月普遍下滑,市场整体“降温”明显。其中,鳊鱼价格降幅最为突出,环比下跌15.91%,成为本月价格下跌的“领跌者”。鲫鱼和桂鱼紧随其后,跌幅分别达到12.95%和14.52%,价格下滑态势显著。
鲤鱼、鲢子鱼、草鱼、花鲢等常见淡水鱼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降幅在8.57%-11.99%之间。这些鱼类作为消费者餐桌上的常客,其价格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消费者的购买负担。
黑鱼和青鱼价格降幅相对较小,分别为1.03%和5.14%,价格波动较为平稳。而黄颡鱼价格下降5.45%,也在市场价格下降的大趋势之中。整体月均价从8月的21.44元/公斤降至19.10元/公斤,环比下降10.91%,显示出市场价格的整体下行趋势。
水产品价格的波动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9月处于季节交替时期,一方面,夏季高温过后,部分水产品的生长速度加快,市场供应量有所增加。例如,一些淡水鱼的养殖周期缩短,上市量增多,导致市场供大于求,价格自然下降。另一方面,随着秋季的到来,消费者的饮食结构有所调整,对水产品的需求可能相对减少。夏季是水产品消费的旺季,人们喜欢食用清淡的水产品来消暑。而进入秋季,肉类等高蛋白食物的消费可能有所增加,水产品的需求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此外,运输成本、养殖成本等因素的相对稳定,也对水产品价格的下降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与价格普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9月水产品市场交易量呈现出显著增长。数据显示,9月水产品月交易量达到5455万公斤,较8月增加了15.38%。这一增长不仅体现了市场需求的韧性,也反映了水产品供应链的高效运作。
交易量的增加,意味着市场上的水产品能够更快速地流通,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同时,这也反映出水产品供应链各个环节之间的协同配合更加紧密。从养殖环节的稳定供应,到运输环节的高效配送,再到销售环节的多样化渠道,各个环节都为交易量的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持。
总之,9月水产品市场呈现出价格普降、交易量增加的态势。未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水产品市场有望实现稳定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丰富、优质、实惠的水产品。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
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信息中心
2025年9月30日
附:水产品价格均价表
品名 | 8月均价 | 9月均价 | 环比涨跌幅 |
鲤鱼 | 12.37 | 11.31 | -8.57% |
鲢子鱼 | 6.40 | 5.85 | -8.59% |
黑鱼 | 16.50 | 16.33 | -1.03% |
鲫鱼 | 17.84 | 15.53 | -12.95% |
鳊鱼 | 14.08 | 11.84 | -15.91% |
草鱼 | 13.76 | 12.11 | -11.99% |
青鱼 | 16.15 | 15.32 | -5.14% |
花鲢 | 12.25 | 10.95 | -10.61% |
黄颡鱼 | 22.37 | 21.15 | -5.45% |
桂鱼 | 82.64 | 70.64 | -14.52% |
月均价 | 21.44 | 19.10 | -10.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