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搭桥 畅通柑橘亿元产业路

村口的卡通建筑“吉吉猫”憨态可掬,笑迎八方游客;园区内的白色景观塔仿佛一艘游轮,橘黄色的舷窗和风帆在夕阳下格外醒目;橘子工坊、特色民宿、篝火广场、农耕体验区遍布各处,错落有致……这里便是湖北省首个柑橘产业链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枝江市仙女镇向巷村“仙女吉吉”主题公园,千亩柑橘园绿意盎然、橘香四溢,青翠的幼果挂满枝头。

  然而,曾经的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作为枝江市30个原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连片的老旧柑橘园里,“宫川”“国庆”等温州蜜柑传统品种占比超九成,“矮密早丰”的种植模式还导致果园郁闭、病虫害严重,优质果率不足50%,滞销严重,经济效益低。

  转机出现在2011年,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湖北农科院”)在枝江市设立“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组织以柑橘专家为主的技术团队来到向巷村,开始“科技改园”。2018年,枝江市桔缘柑桔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桔缘合作社”)理事长周代年响应号召,担任向巷村党支部书记,创新开展“科技+村社”发展模式,让柑橘产业发展走上了“快车道”,向巷村列入湖北省科技引领乡村振兴示范村共建名单。

  为了破解产业发展瓶颈,以湖北农科院首席科学家蒋迎春研究员为核心的技术服务团队,通过实施农业科技“五五”工程、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揭榜制”项目,扎根田间,当好服务向巷村柑橘产业发展的“郎中”,开出了产业提质增效“良方”。

  一方面,淘汰低效品种,引进“爱媛28号”、金秋砂糖橘等15个“新面孔”,筛选出5个适栽品种,将售价提升至2~10元/斤;另一方面,将早中晚熟品种比例调整至2∶3∶5,让果园从“集中上市愁卖果”变成“四季有果不愁销”。同时,十余项轻简化技术不仅节省了一半的劳动力成本,还让化肥农药用量减了30%以上,“桔缘”牌蜜橘通过国家绿色食品A级认证,优质果率跃升至85%以上。

  “我们的产品除了在拼多多、天猫等电商平台上架,也发往线下的批发市场和大型超市。”桔缘合作社电商业务负责人卢华东告诉记者。在湖北农科院的科技助力下,桔缘合作社的销售额从2017年的500万元增长到2024年的2.5亿元,带动社员人均增收3000元,年加工柑橘鲜果达5万吨,产品远销全国。

  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技术服务团队还在果园规划建设、技术示范应用等方面加大了科技支撑的力度,指导建设1000亩标准化示范园和300亩精品果园,配套数字果园、农旅设施,并积极链接文旅资源,让农田变景区,“亲子采摘”热火朝天,柑橘主题民宿供不应求,水上乐园萌娃探险项目也正在建设中。

  如今的向巷村,柑橘车间里果香弥漫、电商直播间里订单不断、研学基地里孩子们动手制作柑橘果酱……从“卖原料”到“卖风景”“卖文化”,向巷村以科技为硬核支撑、以文旅为融合引擎,发展柑橘富民产业,打造了乡村振兴“枝江样板”,不仅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还成为了“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湖北省乡村振兴示范村”“湖北省十大美丽乡村”。

  “下一步,我院将持续加大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科技支撑力度,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让农业科技成为更多乡村传统农业‘突围’的核心变量和富民产业‘破局’的关键路径,奋力书写‘科技兴农’的生动篇章,为农业强省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新的农科力量。”湖北农科院副院长梅书棋表示。作者:乐明凯 陈楠 朱梦莹 来源: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