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西山茶:云雾滋养的千年茶韵

走进桂平市紫荆镇小江村十八河茶文化博览园,一片片茶垄层层叠叠,在山风中泛起绿浪。远山如黛,茶香沁人。茶农穿梭于行垄之间,指尖翻飞,轻捻春芽。

茶农在十八河茶文化博览园采茶。(宁金阳 摄)

桂平西山茶,便孕育于这云雾缭绕的青山之间。2022年,西山碧水茶园有限公司在紫荆镇小江村择地而建十八河茶文化博览园,规划面积500亩。茶园依山就势、错落有致,涵盖茶文化展示、原种保护、标准化种植等功能,致力打造“茶在园中、人在景中、产学一体”的综合基地。更深处,还有一片藏于云端的野生茶园,600亩茶树散落在云雾缠绕的谷地之中。须驱车颠簸四十分钟,再徒步三小时方可抵达。

“我们始终坚守‘三不’:不施农药、不用除草剂、限量化肥。”公司总经理姚卓帆说。整个茶园均以有机方式管理,追求自然天成的味道,也注定了它的低产量。虽然六成产品走批发,平均售价却可达300元一斤。量少而精,贵在天然。

桂平西山茶的魅力,在于“色、香、味、形、效”的兼得与统一。这里的茶园,多分布于海拔六百至七百米之间的奇峰幽谷,云雾终年缭绕,漫射光柔和,昼夜温差显著,为茶多酚与氨基酸的平衡积蓄了最佳条件。成茶嫩绿显毫、汤色澄亮、香高味鲜,堪称绿茶中的上品佳茗。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桂平西山茶”不仅屡获“全国名茶”“国际金奖”等多项荣誉,更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互认首批清单,成为代表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

采摘的新鲜茶叶。(宁金阳 摄)

桂平西山茶,不仅好喝,更“好卖”。在十八河茶文化博览园,加工车间、文化长廊、茶艺营地一应俱全,从春芽采摘到茶青炒制,从品茗对话到线上直播,游客既可动手制茶,也能隔屏选购,一盏茶水,从山野走进生活,从云端直达茶席。电商平台拓路,数字赋能加速,西山茶打通了“从山头到舌尖”的最后一公里,让这片深山绿叶走出茶园,走进千家万户。

西山茶,也是一座“茶园课堂”。近年来,茶园被认定为自治区第三批高素质农民培育教学点,成为桂平茶产业发展的实践基地和人才高地。2024年,园区共承接各类培训百余场,培训农民超三千人次。从种茶、制茶到售茶,乡亲们学技术、掌路径,茶园正在孕育出一批有文化、懂市场的新型职业农民。

“我们把茶叶当产业来抓,也当文化来传。”桂平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振表示:“近年来,当地以“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为抓手,推进茶文化、茶科技、茶产业深度融合,把“小茶叶”做成了“大文章”。”截至2024年,全市茶园面积已达2.1万亩,年干茶产量超1100吨,年产值近3亿元。西山茶,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户,是推动产业兴旺、实现三产融合的生动注脚。(宁金阳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 市场大户

鲜鱼大户丁昌明

主营:艾里克湖有机鱼产品:草鱼、鲳鱼、鲤鱼、鲫鱼、花鲢鱼、白鲢鱼等

刘海民

主营:子、袖.罩衣等

安义明

主营:特种蔬菜

李德辉

主营:代购代销莴笋、大白菜、黄瓜、西红柿、菜花、菠菜、茄子、洋白菜、韭菜、香菜、西葫、

李玉元

主营:代购代销荷兰豆、韭菜、豆角、大白菜、黄瓜、西红柿、菜花、菠菜、茄子、洋白菜、莴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