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菜减量明显,整体菜价居高不下
2月份本地蔬菜整体交易量不大,日均65吨左右,同比下滑19.1%,总量份额中76.1%的交易品种为莴笋。除莴笋品种同比小幅增量7.7%,其余各大宗品种小葱、大白菜、蒜苗、平菇、小白菜、芋头等全处于同比减量状态,幅度为66.3%、63.6%、59.7%、55.8%、40.0%、20.9%。此次多数大宗品种交易量不及去年同期的原因有三点:一是年前抢收。今年春节前蔬菜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促使本地菜农热情高涨,积极抢收蔬菜上市交易,以至节后可供上市的菜量不多;二是寒潮影响。1月中旬的寒潮侵袭,令本地不少处于生长期的蔬菜品种收成锐减,出现节后供应不足;三是春节提早。今年春节较去年提早半月,菜农歇工时段正处于月中,对于上市菜量减少也有一定影响。
虽然交易量下滑,但在高菜价的推动下,交易额同比不降反增48.6%,大宗品种中小葱、大白菜、小白菜、蒜苗、芹菜、莴笋和平菇,同比分别增幅346.7%、155.6%、128.6%、124.3%、107.5%、63.6%和46.1%,小葱品种一度在零售市场卖出16元/公斤的历史高价。此轮高菜价背后的成因一是上市量减少促使价格上涨,二是受外来菜高价位牵制,本地菜降价缓慢。
二、客菜销量不减,洋葱价格高位运行
本月客菜交易方面整体态势良好,节后虽不可比拟节前的交易兴盛,但在金华及周边县市的消费需求下,日交易量依然超过700吨/天,鲜菜类品种丰富,新鲜程度高,消费者可挑选余地大,主要品种有大白菜、球菜、番茄、胡萝卜、芹菜等。菜价年前企高,年后小幅回落,但不明显,综合均价同比增幅保持在40%以上,主要是受上月寒潮影响,被推高的菜价,需要一定的时间予以“消化”,所以整体降幅不大。
洋葱品种价格上涨迅猛,高位运行。产自云南一带的洋葱品种在本月下旬的交易均价已突破5.6元/公斤,创历史新高,月均价同比增幅高达89.5%。主因有三点:一是天气不佳。受今年年初南方大范围寒潮影响,云南一带雨水增多,不利于洋葱的收获和晾晒保存,带来上市量减少;二是存量不足。此季北方洋葱产量不足,库内存葱已销售殆尽,独占鳌头的云南洋葱成为抢手货;三是游资炒作。洋葱此季种植范围小、市面存量少、冷藏易久存的特性,成为了游资热钱的追逐目标,炒作因素推高了价格。
分析此轮洋葱涨价为阶段性行为,随着4-7月四川、河南、山东等地新洋葱的陆续上市,云南洋葱独占市场的局面将被打破,预计届时在供大于求的市场调节作用下,洋葱价格将回归理性。
三、果市初淡后兴,品种丰富增量明显
2月份市场果品交易先抑后扬,月初几日延续春节的兴旺交易,节后趋于平淡,与春节旺季的拥堵喧闹形成了鲜明对比,经营户主要以销售春节期间的存货为主。后半月随着各类水果上市量的增加,市场又繁忙景象。冬季主流大宗水果,如砂糖桔、香梨、桂元等逐步下市,菠萝(凤梨)、甜瓜、芒果(台农)等春季大宗水果销量持续增加。市场呈现出多个特点:一是经营品种多样化。受全国果市景气程度下降影响,市场不少经营户在继续做好自己主营品种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渠道,多样化经营以往未涉及品种,以规避经营风险;二是菠萝增量明显。2月份菠萝(凤梨)同比增量16.2%,产量高、包装改进,损耗降低,价格实惠是促使销量上升的主因;三是丑橘销量大增。产自四川一带丑橘继续保持近几年的高销量,今年节后一度成为果市中主要的大宗销量品种,月销量同比增幅32.8%,均价较去年同期上涨28.2%。
四、趋势预测
进入3月份,随着天气转暖,气温回升,地产蔬菜上市量会进一步增加,但受寒潮影响,产量将降低,品质会有所下降,莴笋品种销量逐步下降,大白菜、蒜苗、小葱、芹菜等品种成为地菜的销售主力。客菜品种进一步丰富,来源地更为广泛,届时菜价会在现阶段的基础上出现一定的下滑。果品销售中菠萝、芒果和柑橘还将继续保持大比重的销量,荔枝、山竹、榴莲等品种陆续增量,果价受经济环境影响,价格波动会很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