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肃网10月30日讯 据甘肃经济日报报道(通讯员 郭晓芸)今年58岁的高台县宣化镇站南村村民赵琦经营着一个面积120亩地的家庭农场,还饲养着100多只羊和200多只鸽子,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家庭农场主”。这几天,老赵正忙着和雇工们拉运饲草、整理场上的玉米,脸上掩饰不住丰收的喜悦,“我的这些地,秸秆和饲草用来搞养殖,产生的农家肥来年还田,不仅庄稼长势好,还能节省2万到3万元的化肥钱哩。”
近年来,该县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不同形式的规模经营。今年,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4.95万亩,规模化经营面积达到5.66万亩,催生家庭农场345个,其中24个家庭农场在进行规模种植的同时,还积极发展规模养殖业,走农牧循环生态农业路子,实现了对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青贮氨化——秸秆育肥——粪便还田——草茂粮丰”的农业生态经济循环模式,不仅让家庭农场主们降低了生产成本,赚了钱,还辐射带动1000多户农户发展起了生态循环农业。该县农民把青贮氨化农作物秸秆作为发展牛羊产业的重要措施,通过科技推动、资金拉动、政策促动,广大养殖户建池筑窖、贮草储料的热情高涨,截至目前已累计建起青贮氨化池632座,总容量达33.96万立方米,仅今年就新建青贮氨化池93座8.9万立方米,预计玉米秸秆的青贮量将达到18万吨。
丰富的秸秆饲料为该县发展畜牧业提供了充沛的育肥原料,尤其带动了规模养殖业的发展。今年以来,全县开工建设的规模养殖场有60个,其中千头牛场5个、万只羊场3个、万头生猪养殖场2个,落实母牛专业村16个、母羊专业村20个,全县新增各类养殖大户832户,畜禽饲养总量达327.57万头(只),其中牛、羊、猪的饲养量分别达到了17.68万头、万头。(中国甘肃网-甘肃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