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媒体对平度市云山镇郭家寨村的山楂滞销问题做了报道以来,不少热心的单位和个人都出面帮忙,或是自行购买,或是联系客商,帮助消化果农的库存,缓解了果农的压力。记者采访了解到,山楂作为一种时令水果,主要销往了东北等地的加工厂,本地的销量很少。原因在于山楂太酸,难以直接食用。但是也有市民喜欢买山楂,记者一问 ,原来是买回家做成“山楂糕”了。如果您想献出一份爱心,购买郭家寨村的优质山楂,可以直接联系李主任(电话:15964921528),市区居民可以拨打信报热线80889088与记者取得联系。
山楂去年卖1块7,今年7毛5
11月11日,记者采访了郭家寨村委会的李主任。提及今年山楂滞销的原因,她告诉记者:“今年是个小年吧。我们这里的山楂,主要是销往了东北地区,往年这个时候,来自哈尔滨和吉林的客户都会上门收山楂,今年很少。我们这里种山楂有30多年的历史,品质一向很高,相应的成本高,价格也高,而平阴地区的山楂也丰产了,但是价格低,我们这里就受了影响。”
记者注意到,在果园的树上已经没有山楂了,都被摘下来堆在树下,一堆一堆的,上面盖着塑料布,掀开来都是红彤彤的鲜果。山楂作为水果,这样保存,能保质多久?这是记者关心的问题。李主任解答说:“可以保存到明年2月。山楂都是这样保存的,它怕热不怕冷,这样保存到明年,质量没问题。”由于滞销,山楂的价格也降到了低谷,相比于去年,差了有一半还多。“去年同期每斤山楂能卖到1块7,现在7毛5就卖,价钱差太多。平阴的山楂还要便宜,三四毛钱”,李主任告诉记者。
山楂太酸,都是加工了卖
记者了解到,郭家寨村的山楂是大规模集体种植,种植面积有220多亩,亩产在5000斤左右,今年的山楂总产量在1百万斤。这么多的山楂,收获初期几乎没有客户上门,这可急坏了果农。李主任告诉记者:“好在后来得益于各界的帮助,这几天来了几个外地的客户,昨天一个货车拉走了4万多斤,今天来的货车更大,估计卖得还要多,不过现在还有40万斤的山楂在地里存着。”
事实上,作为青岛当地的主要山楂产区,郭家寨村的山楂很少在在青岛地区销售。李主任解释说:“山楂是个好东西,但是还是因为它太酸,难以像一般的水果为人所接受,所以直接食用的还是少。而且咱们当地上规模的山楂加工厂也少,影响了山楂在当地的销量。其实山楂要是加工成山楂糕、果丹皮,那也就好卖了。为此,村里也曾经研究过山楂深加工,但是由于咱们当地的产量小,难以满足一个加工厂一年的原料需求,所以将该方案暂时搁置了。”
来源:城市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