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首个农产品贸易逆差年成定局 逆差成常态

大众日报讯,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11月,山东省农产品出口138.5亿美元,同比增长22.8%,而进口达到164.7亿美元,同比增长52.1%,全省已连续8个月保持逆差,并呈扩大趋势。按目前情况判断,我省全年农产品出口将达到150亿美元左右,进口将达到180亿美元,逆差30亿美元。我省作为农产品出口第一大省,首次出现农产品贸易逆差年已成定局。

  入世10年来,我国严格按照入世承诺大幅开放了农产品市场,由于农业基础性、战略性以及弱质产业的属性,实际上全国自2004年开始已经出现农产品贸易逆差并逐年扩大,我省农产品出口连续12年位居全国第一,占到全国1/4且增速较快,贸易逆差的出现相应较晚,但预计以后逆差在我省也将成为常态。

  省农业厅对外合作处张莉今天告诉记者,我省今年农产品进口激增有一些特殊情况,去年以来国内通胀压力较大,一些农产品如猪肉等一度出现价格倒挂,很多农产品出口企业开始做起进口生意。但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我省农业资源短缺与农产品加工大省的矛盾。

  今年1-11月,我省大豆、棉花,分别进口1307.3万吨和88万吨,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高出26.7%和9.5%,进口量是我省大豆和棉花目前产量的30倍和1倍以上。如果把全年进口的大豆、棉花按目前的单产水平折算成土地的话,大体接近一亿亩,这几乎是全省耕地总量。没有这些大宗农产品的进口,无法支撑我省食品加工、棉纺、畜牧生产大省的地位。

  我省同样是国内棉花和大豆主产区,大量进口对于产业安全影响不小。张莉介绍,近年来我省在东平、垦利两个大豆主产县和夏津、广饶两个棉花主产县实施了产业损害预警监测项目。监测发现,在进口冲击下,这些地方的棉花、大豆种植普遍呈现萎缩态势,产品定价权、产业话语权也有丧失风险。

  业内专家表示,在保障粮食自给的前提下,我们已很难通过自己来实现资源密集型农产品的供求平衡,在不远的未来我国将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进口国。省农业厅副巡视员周占升认为,农产品大量进口形成逆差并不是坏事,关键是把握好引导好进出口的产品结构和规模,在农产品的“大进大出”中想办法增强而不是削弱农业的竞争力。
 


来源:大众日报
  • 农业合作社

大连庄河市光明草莓专业合作社

介绍:大连庄河特产----”思宇怡”无公害温室草莓。是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严格按照无公

康华白山药种植园

介绍:白山药,白山药又名大和长芋。自古就有“山药山药,山中之药”的说法。白山药作为保健

莘县景禾山药种植专业合作社

介绍:山东莘县白玉山药种植基地已经大量上市,有手捡货、通货、浑货、小货、长条、大脚丫、

英德市方盈淮山种植专业合作社

介绍:紫山药也称“紫人参”,富含原花青素,是一味珍贵的中药材,被历代医家所推崇,称赞为
  • 市场大户

李晓明

主营:佛教用品专卖 艺术简介中国华夏文化系列收藏——冀东雕刻艺术家:李晓明收藏编号:O

王继春

主营:蔬菜

刘海民

主营:子、袖.罩衣等

黄琼英

主营:燕窝、南非鲍鱼、日本极品鲍、大金勾、鱼翅、海王鲍、阿鲍、金元鲍、冬虫夏草、鹿茸、

李峰

主营:水产 各种海鲜产品、鸡鸭鹅肉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