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商报和市农委联合主办的2011年“绿色风”第四站活动——苏州市第五届优质果品评比大赛,昨天在家乐福东环店开赛,报名参加打“擂台”的地产优质瓜果多达94批,规模之大、涉及品种之多,均创下历史之最。
老苏州都知道,原先苏州盛夏时节地产瓜果数量很少,要吃瓜果大多靠外地调剂。经过这些年的产业结构调整,苏州夏令瓜果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品种越来越多,其中光葡萄的种植面积已达3.5万亩;桃、梨种植面积也分别达2.4万亩、1.26万亩。上述三个品种,预计今年总产量可达4.7万吨,比去年增加10%以上,按苏州地区630多万户籍人口计算,人均接近15斤。加上西瓜、甜瓜,数量更为可观。
与外地瓜果相比,地产瓜果更脆甜,水分更足,吃口更配苏州人的胃口。而且,多数地产瓜果推行标准化生产,有的还通过了“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所以安全性比较高。因此,地产瓜果虽然价格总体上高一些,但还是比外来瓜果抢手。
不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今年夏令地产瓜果上市高峰到来之际,商报和市农委再次联办地产优质果品评比活动,目的之一是进一步提升地产瓜果的品质,同时也想通过公布评比结果,为市民们送上一份地产瓜果的“选购指南”。
与前几届相比,本届比赛参赛品种更多,大类有葡萄、桃、梨,还新增了瓜类;小类就更多了,光葡萄就有夏黑、金手指、醉金香、巨玫瑰等22种。参赛批次也更多,让现场的“火药味”更加浓烈。经层层把关,来自40多家基地的94批瓜果被摆到一起,参加角逐,比去年的66批增加了三分之一。
这些瓜果质量大多非常高,硬要分出高低,实在勉为其难。但评委们根据果品的外观、体重、测量仪提供的糖分数据、口感风味,从细枝末节着手,最终花大半天时间评出了获奖名单。这一名单商报“绿色风”栏目将于近期公布,为大家购买地产优质瓜果提供参考。
在评比的同时,30多家基地还抢在超级台风“梅花”之前,在家乐福东环店西南侧广场设摊,优惠销售各自的瓜果。因为知道展销产品代表着地产瓜果的最高水平,所以许多市民早早赶来,8点多许多基地的摊位已被围得水泄不通,一些摊位9点多就全部卖完了,工作人员后悔不迭地说,早知如此就多带点产品来了。据粗略统计,半天的销售时间里,现场一共卖出各类地产瓜果2万斤。
对于没卖到目标产品的市民,市农委方面介绍,一年一届的夏季农交会即将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其中12日-14日对市民开放,届时,大家可去现场选购地产瓜果。
作为此次活动承办方之一的家乐福也表示,他们已经对部分参展基地进行了考察,接下来将和这些基地洽谈产销对接,争取尽快把基地的优质瓜果摆进家乐福,方便大家选购。
“你这个品种用过化肥了”
专家评委嘴巴简直像仪器
“1号甜瓜‘翠甜’单瓜重1480克,糖分含量15.5%”;
“2号8424西瓜单瓜重6785克,糖分含量12.6%”;
“12号夏黑葡萄单穗重575克,糖分含量18.3%”……
昨天一早,家乐福东环店会议室里,工作人员就忙着为参赛的94批瓜果称重、测糖分,苏州市第五届优质果品评比活动正在这里紧张举行。七位评委则一边仔细观察瓜果外形,一边细细品味,并逐一为瓜果们打分。让人惊叹的是,一些专家评委的嘴巴简直像仪器一样,尝尝味道就知道有没有用化肥。
高级农艺师、市农委调研员蒋金龙,就是这样的一位专家评委。他尝过一颗葡萄后说,这个品种不该带涩味,现在却尝出了涩味,这是用了化肥的缘故。要想口感好,还得多用有机肥。而另一种葡萄鲜洁度不够,口感缺少滋润,应该是虽然用了有机肥,但使用量不足……
其他专家评委同样厉害。高级农艺师、市林业站副站长王珍看到一穗葡萄的果梗特别粗,立刻判断,这是植物生长调节剂用多了;高级农艺师、苏州市果品协会副会长沈珉看到一些翠冠梨颜色发绿,就知道生长过程中没有套袋子,“套袋可以减少虫害病害,生产出来的梨安全性更高”。
说起自己的嘴巴为什么这么厉害,专家评委们笑着回答,其实也没什么,就是从事了几十年的专业工作,其间把科学检测结果和口感、外观等对照起来,不断积累经验,就逐渐掌握了。
当然,被挑出刺来的参赛瓜果并不多,多数瓜果在肥料品种、用量等方面都做得比较到位,让专家评委们只能通过细致再细致的品味,最终给出科学分数。
需要说明的是,比赛现场只报瓜果编号,不报基地名称,这样,评委并不知道所评瓜果的“娘家”,也就避免了打感情分的现象。
瓜果越大越甜越好吗?
专家:还是以适中为好
吃瓜果,许多人喜欢吃个头大的、味道甜的,甚至认为个头越大越好,甜度越高越好。评委、高级农艺师王珍对此提醒,事实并非如此。
个头还是适中最理想
王珍说,一般情况下,个头大一点的瓜果可能长得比较足,营养、为不同品种的瓜果,即使属于同一个大类,个头大小也是有区别的。以葡萄为例,藤稔葡萄单个果实可以像乒乓球一样大小,经疏果和使用生长调节剂,单个果实可达20克甚至更大。而夏黑葡萄个头就只有中等,一般每颗重3.5克左右,经使用生长调节剂后可达7.5克。淑女红葡萄的个头最小,许多果实单个还不到1克重。所以,不能简单以果实的大小来作为评判瓜果好坏的标准,而是要根据具体品种的特性来下结论(在判断葡萄方面,一般可用整穗的重量为依据)。
同时,瓜果太大也不一定是好事,有可能是滥用了生长调节剂。王珍说,尽管许多专家指出,按国家规定标准使用生长调节剂剂量,对人体不会造成危害,但问题是,如果超标使用会怎么样?而且,过量使用后,一些瓜果个头会变得特别大,但根部吸收的营养总共也就那么点,势必导致果实空心、畸形甚至开裂,往往淡而无味,或者影响外观和营养价值。
王珍对此建议,还是买个头适中的瓜果比较好。至于如何判断是否适中,可参考《地产优质果品评比标准》。
过甜瓜果不利人体健康
苏州人偏好吃甜食,选择瓜果的时候也不例外,不太甜的瓜果往往会被认为质量不好。
王珍对此介绍,瓜果中含有较多糖类,如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等。一般情况下,瓜果越甜,含糖量也越高。而医学表明,多吃糖分含量高的食物,会导致能量过高而发胖。对血糖高的人来说,过甜的食物更将危害身体。
就口感而言,也不适宜吃过甜的瓜果。王珍介绍,过甜的瓜果吃起来往往会感觉嘴巴有点腻,吃多了甚至会头昏脑涨。因此,王珍建议大家还是多吃点酸甜适中的瓜果为好。
怎样的瓜果才算酸甜适中呢?王珍说,一般来说,糖分含量在15%左右就感觉比较甜了。不过瓜果的酸甜标准并不一样,所以也不能一概而论,具体也可以参考《地产优质果品评比标准》。
另外,很多市民习惯饭后马上吃瓜果。王珍建议,最好在饭后1小时再吃,否则会增加胃肠以及胰腺的负担。同时还要考虑瓜果的温度,如果吃了大量油腻食物,再吃大量冰冷的瓜果,胃里的血管受冷收缩,对比较敏感的人来说,可能影响消化吸收,甚至造成胃部不适。因此,餐后吃瓜果应以常温为宜,数量也不宜过多。
来源:城市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