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的干旱加上7月猝不及防的几场暴雨,着实令今夏的果农遭了殃。日前,当记者来到南京葡萄产地江心洲时发现,本该熙熙攘攘的果园门口门可罗雀。
“往年这个时候已经有6、7个品种上市了,但现在只有金优、金冠、红提这么2、3种,而且口感也大不如前。”红光村红光2队的朱肖华告诉记者,这个时期的葡萄已经过了膨大期步入糖分积累的成长期,葡萄表皮逐渐变红,正是需要光照的时候,但近期连续梅雨,无疑给了葡萄生长沉重一击。此前又经历长时间干旱,因此一些早熟品种如巨峰、藤稔等葡萄,成熟期都有所推迟,要到7月底和8月初才能大量上市。朱肖华叹道:“家里种了2亩地,估计今年减产至少五分之一以上!中后期如果晴天高温,葡萄可能长斑生病,如果继续下雨,又会成熟不了直至烂掉!”
“去年每亩收益8000元,今年每亩最多4000元,损失一半!”江心洲红光葡萄乐园园主庄女士也向记者诉起了苦水,去年她家种植了6亩地,涵盖了峰后、巨峰、美人指、夏黑等8个品种,收益达7万元。而今年共种植了8亩地,看样子还不如去年。“现在每下场大雨,田里的葡萄就损失5000元。往年葡萄采摘下来后能摆放5天不变质,今年雨水多,水分大,只能摆放2-3天,所以必须赶快卖掉,否则就要亏损。”
庄女士还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为了保持葡萄的绿色无公害,他们会在葡萄藤根部撒上牛便、菜籽饼。菜籽饼去年95元/500g,今年上涨到125元/500g,中等复合化肥去年140元/袋,今年上涨到160元/袋。此外,再加上每个近2毛钱的防水、防虫害专用套袋,每亩地的成本涨到了1500元左右。
天气恶劣了,成本增加了,那么,江心洲葡萄的价格会“水涨船高”吗?在采访了多位果农后,记者发现,时下早熟品种的价格一般在6元/500g左右,最贵不超过10元/500g,与去年同期价格大抵持平。
“今年各种成本都在增长,葡萄价只会略涨一些。”江心洲农林旅游科科长施泽明也告诉记者,由于洲泰村头号片位于江心洲中部偏下的位置,占地300亩左右,地势相对低,预计成为减产受损最为严重的区域。但综合各村总体情况,今年江心洲葡萄种植总面积仍在5000亩以上,而葡萄又是需要人为控产的水果,因此价格总体上与去年持平。
来源:江苏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