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瓜“缩水”700元 可能导致明年西瓜涨价

在种植成本不断上升、CPI不断攀高的背景下,瓜价却不能水涨船高,一场冰雹的袭击使中牟西瓜受灾面积达20%,瓜农们的收益因此大大缩水。有关方面专家担心,瓜农积极性受挫,西瓜种植面积会减少,如果恶性循环,可能导致明年西瓜涨价。 
  CPI+天灾,一亩瓜“缩水”700元 
  相关人士担心,今年瓜贱伤农可能导致明年西瓜涨价 
  
  现在,正值西瓜大量上市的季节,郑州市的西瓜价格落至一年中的最低点。

 在种植成本不断上升、CPI不断攀高的背景下,瓜价却不能水涨船高,特别是6月初,一场冰雹的袭击使中牟西瓜受灾面积达20%,瓜农们的收益因此大大缩水。有关方面专家担心,瓜农积极性受挫,西瓜种植面积会减少,如果恶性循环,市民吃瓜花钱要增多。

 ■ 瓜农

 进城卖瓜舍不得吃面条

 小敏刚满20岁,像她这个年龄的女孩子都是怕晒黑爱干净的人,平时小敏也是个爱打扮的人,可自从和哥哥进城卖瓜后,她已经三四天没洗脸刷牙了。

 前几天,记者在郑州市北环附近陈寨一条街上见到小敏的时候,她已经待在郑州3天了,头发凌乱地挽起来,满面灰尘,上身穿的粉红色T恤污迹斑斑,由于暂时没有生意,她拿出一本小说打发时间。小敏家住中牟县刘集乡岗赵村,中学毕业后在县里一个服装厂打工,趁着休息的空闲,陪着哥哥到郑州卖瓜。

 和其他村民一样,小敏家也是主要种植西瓜和大蒜两种经济作物,每年卖瓜是家里重要的收入来源。“五毛钱一斤,我和哥哥都出来三四天了,还没卖完。” 看着车上剩下的半车西瓜,小敏有些无奈。

 对于一个女孩来说,出门卖瓜最难为情的就是饮食起居上的不便。不像在家门口,谁家的厕所都可以借用,找厕所难、找水难一直让她很苦恼。“没水洗脸,更不用说刷牙了,从离家到现在就没刷过牙。”卖瓜车上放着两个编织袋,里面装着被子和塑料布。小敏说,晚上她和哥哥一般都在北环路路边睡,如果下雨就到立交桥下面去。西瓜、水都不敢吃喝太多,因为上厕所是个问题。

 “卖瓜不吃自己的瓜,不是不舍得,而是吃得太多了,如果再拿瓜当饭吃,非吐不可。”来自中牟韩寺的48岁瓜农唐刘王在中原路与伏牛路交叉口附近摆摊。白天,他和妻子只吃最便宜的包子、烧饼,不舍得吃面条,为的是把每天的开销降至最低。


 ■ 瓜账

 成本上涨:化肥100元左右+地膜40元左右+柴油50元左右=200元左右

 CPI高企,每亩瓜地成本上涨200多元

 小敏为家里的“二亩小西瓜”简单算了一笔账。她说,去年,他们家一亩地的种植成本在400元左右,今年比去年增加了200多元。

 一般情况下,一亩地需要1~2袋化肥,而复合肥从去年的110元/袋涨到170元/袋,盖西瓜苗的地膜从去年的40多元/卷涨到了60元/卷,每亩地在地膜上的开支多了近40元。

 去年小敏家种的西瓜一季只需浇两次,由于天气干旱,今年她家的西瓜地浇了三次。“浇一亩地需要6升柴油,去年柴油5.11元/升,浇一亩地的花费是30多元,今年柴油紧张,很多村民用不到补助的柴油,浇一亩地多开支近50元。”小敏说,去年一亩地的纯利润在1300元左右,今年一亩地的纯收入降至510元。在西瓜价格相对不变的情况下,今年瓜农的收益一亩地缩水了近一半。“去年一亩地卖了3000多元,今年能卖上2000元都难。”而这2000元收益中,还包括化肥、地膜等成本投入。

 天灾减产:减产1000斤x每斤0.5元=500元左右

 冰雹灾害,每亩少收了500多元的瓜

 小敏告诉记者,由于前段时间气温偏低,加上遭受冰雹的袭击,以前,他们家一亩地收获4000多斤西瓜,今年一亩地收获的西瓜不到2500斤。天气原因带来的减产首先表现在西瓜的个头上,“去年一个西瓜都是七八斤重,今年很多西瓜只有四五斤。”由于冰雹灾害,今年不仅一亩地少收1000多斤西瓜,而且每亩地投入的生产成本也增加了200多元,但西瓜的价格还没变。

 小敏的哥哥说,村里90%的人都种瓜,差不多都和他们一样,有的家里种蒜多,今年蒜损失还大。

 近几天,记者在秦岭路、花园路、北环路、纬一路等郑州市不同区域采访发现,瓜农们一致认为今年物价走高,他们种一亩西瓜的收益,其中一半是自己的前期投入。

 郑州市二环道水果批发市场管理处工作人员王明告诉记者,总体来说,今年的西瓜量比往年减少了1/3。批发商买一万斤西瓜转手卖掉,大多只赚300元~400元。王明认为,今年西瓜销售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好卖,不赚钱。往年,中牟的瓜占到市场一半比例,而今年郑州市场上的中牟瓜仅占30%,其他的有来自我省开封、商丘甚至山东、安徽、陕西的西瓜。

 ■ 瓜价

 减产+成本上涨

 价格却没有提高

 虽然街头到处都是中牟、开封瓜农,但就整个郑州市场的西瓜销售而言,河南本地西瓜并不是一年四季的主角。

 虽然郑州部分市民因为生活开支增长而减少了大量购买西瓜的打算,但郑州市西瓜销售领导服务小组一陈姓负责人认为,总体来看,这是极少数的,今年,郑州市居民的西瓜消费量仍会稳定在2亿公斤左右。记者了解到,2008年中牟全县西瓜总种植面积12万多亩,预计总产量28万吨。而开封瓜的种植面积至少是中牟的3倍。

 虽然中牟西瓜曾遭遇6月初的冰雹袭击,受灾面积达20%,减产的同时,瓜农投入的成本也在随CPI突飞猛进,但是,目前市场上反映出的西瓜零售价格并不高于往年同期。

 在该负责人看来,通常来说,到了西瓜大量上市季节,西瓜价格走入全年低谷,虽然受以上因素推动,但西瓜零售价仍将稳定在去年同样的价格上,不会高于去年同期。除非碰上天气突变,否则,总体上看,西瓜不会跌破0.4元/斤。

 成本上涨了,西瓜价格却没有随之上涨,许多瓜农说,价格一涨就卖不动了。在一商界人士看来,西瓜并不是生活必需品,消费的弹性比较大,这给涨价造成了阻力。此外,瓜农之间价格控制相对比较松动,有时候想涨未必能涨上去。

 ■ 瓜忧

 收益减少可能会

 伤害农民种瓜积极性

 在秦岭路与岗坡路交叉口附近,来自中牟县八岗乡的瓜农王锋说,5天前,他拉了3000多斤西瓜来卖,直到现在还有1/5的西瓜没卖出去。

 “真不如出去打工。”王锋说,在外面盖房子每天至少能赚50元,一月能挣1500元,一月工资就快顶上他种一亩地的收益了。旁边另一石姓瓜农同样认为:种瓜不如去背砖。

 同样来自中牟县的郭战庆更是苦不堪言,他们夫妻俩今年一共种了3亩西瓜,被冰雹打掉了近四分之一。郭战庆说:“今年物价高,种一亩地要多花快一半的钱,今年种的3亩地,可能还不如去年的2亩。”在附近扎堆卖瓜的四五个瓜农都说,来年会减少种瓜面积。

 “如果瓜农的种瓜积极性被挫伤,那么明年,郑州市民将会面临瓜价高、瓜量少的市场局面。”一商务局人士担忧道。




 
来源:大河网-河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