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要轻轻一转,橘子就下来啦。”11月12日,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合流镇绿化村的百亩砂糖橘种植基地里,一位母亲正耐心地教孩子采摘金黄的砂糖橘。孩子踮起脚尖,小心翼翼地将果实摘下,脸上写满了收获的喜悦。
初冬的绿化村,山间飘散着清甜的果香。走进砂糖橘种植基地,满眼灿烂的金色扑面而来。圆润饱满的砂糖橘三五成簇,压弯了枝头。不少游客带着孩子一边采摘,一边拍照留念,欢声笑语萦绕在整个果园。
“我们是在短视频上看到这里的橘子熟了,趁着孩子放假,特意开车过来体验一下。”游客袁女士笑着说。像她一样专程从城里赶来采摘的家庭络绎不绝,成为这个丰收季节里一道温暖而靓丽的风景线。
据了解,这片果园种植的是金秋砂糖橘。作为传统砂糖橘的改良品种,它因在十月成熟而得名。该品种果皮薄、易剥离,果肉细腻多汁,糖度高、酸度低,富含维生素C,深受市场青睐。
“基地发展已经近九年,目前种植面积约120亩,今年预计产量能达到10万斤。”果园负责人尹广平介绍,这里的沙壤土质优良,昼夜温差大,再加上山泉水灌溉,种出的橘子水分充足、口感上乘。
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让曾经的荒坡披上“绿装”、结出“金果”,更直接带动周边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采摘旺季时,基地每天需雇佣数十名工人。
“以前种苞谷、红苕,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几个钱。现在好了,土地有流转费,我每天来基地干活,一天能挣80块,一个月就是两千多!活儿不重,还能照顾家里,比外出打工强多了。”村民张大姐笑着算起了这笔“幸福账”。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近年来,邻水县合流镇依托当地独特的土壤、气候和水质条件,积极盘活土地资源,通过政策扶持与技术指导,鼓励村民发展砂糖橘、爱媛等生态林果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邻水县合流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廖帮洲表示,接下来将结合产业发展实际,持续探索“合作社+农户+市场主体”的运营模式,进一步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努力绘就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振兴新画卷。(李勇)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