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广安共绘东西部协作新图景
来四川省广安市走走,你会发现:烧烤架上嗞嗞冒油的,是原产浙江省湖州市的湖羊;老茶馆的新茶主推款是原产湖州的白茶;国家AAAAA级景区邓小平故里旁的牌坊村里,那些新修的民宿,也透着股湖州园子的清雅劲儿;就连爬华蓥山歇脚时,也常能听到温软的湖州乡音……
再看湖州,各类产品展销会上,广安专区总是很亮眼;各类项目推介会上,广安总有重头戏;各大产业园区,常能见到广安党政考察团……
湖州与广安,一东一西,相隔数千里。前者以水为神,流转间尽是江南的温婉缱绻;后者以山铸魂,川江号子里回荡着巴蜀的坦荡铿锵。看似完全不同的精神气质,却如何成了挽臂同行的挚友?
时间回溯到2018年4月,广安市广安区与湖州市南浔区结对,山海情谊自此发轫。广安市委农办主任、农业农村局局长何敏表示,七年携手,从鏖战脱贫攻坚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从东西部扶贫协作到深化协同发展,两地积极拥抱时代大潮,由区级结亲拓展至市级共进,从落实规定动作到创新自选动作,协作成果多点开花,在浙川山海情的壮阔版图上打下了一个个发展支点。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5年过渡期进入倒计时,回望这些支点,勾勒出一条怎样的协作路径?背后演绎着怎样的协作故事?日前记者走进广安进行了深入采访。
延链强链促“造血”
一个柚与一头羊如何“链”出新动能?
拥有一棵百年柚树是什么感受?广安区龙安乡群策村村民唐华最有发言权。相传,清末年间,唐华祖上为躲避战祸从福建举家迁至广安,将一株柚苗移栽于房前。如今,这棵粗壮遒劲、浓荫蔽日的百年“柚王”不仅成了唐家的传家宝,每年带来收益近万元,更是500亩龙安柚母本园的镇园之宝。
“2万多棵树,平均树龄超过20年。”置身葱郁的龙安柚母本园,龙安乡人大主席刘智立言语中充满自豪,从守护百年“母树”的原始苗圃,到改革开放后选育优良品系的种业前哨,再到世纪之交掀起柚园发展浪潮的种源基地,母本园始终引领着龙安柚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每一步。
站在高处眺望这片绿色海洋,一处现代化厂房如一艘远洋巨舰沉稳地停泊在港湾。“那正是湖广协作的杰作。”刘智立抬手指向林涛深处,他告诉记者,2020年以来,借助南浔区1346万元协作资金,龙安柚加工园区加速启航,为全区20余万亩龙安柚产业延链强链注入了新动能。
在加工园区,记者见到了江西籍工程师程建东。他深耕食品饮料加工领域多年,被广安龙安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关键技术人才引进,出任加工厂厂长,带领团队研发出多款柚汁拳头产品。“成渝都市圈人口规模达1.2亿,即便仅占1%的市场份额,按人均年消费100元测算,即可创造亿元产值,足以激活20万亩龙安柚种植基地的产业链价值。”程建东对未来很有信心。
跑出东西部产业协作“加速度”的“湖羊入川”工程更是从一开始便围绕全产业链高起点谋划、高水平建设。“从全国首个万头湖羊种羊基地正式投用,到全国首个湖羊文化主题公园开园,再到川内首个全自动智慧湖羊场建成,湖羊屠宰深加工基地投用,广安湖羊会馆开业……沿着过去5年间一个又一个广安新闻头条,便能串起‘饲草-繁育-加工-农旅’的湖羊全产业链闭环。”广安市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由南浔广安两地国有企业共同出资成立)生产厂长张春雷说。
“实践证明,瞄准产业延链强链,育龙头闯市场,才能快速实现东西部协作从单向‘输血’向共同‘造血’的跃升。”挂职广安市政府副秘书长、广安区委常委的南浔区干部姚骅在到任后跑遍了广安区的产业基地,认识不断深化。
不过几年时间,这些来自东部水乡的“新移民”便与广安土地上生长了百年的龙安柚,成了互惠互利的好邻居。“羊粪发酵反哺柚树,柚果更甜;柚树下套种牧草,柚枝粉碎也成了羊饲料。”在广安市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龙安柚基地负责人刘翔眼里,羊圈和柚园紧紧相连。
理念跟上强新村
一条村庄中轴线如何撬开乡村民宿升级路?
李家的女儿返乡了,王家的房子改造了,满载游客的大巴车一辆接一辆进村了……最近2年,广安区协兴镇牌坊村村民胡刚强总有种“穿越”到20年前的错觉,那时牌坊村新村聚居点刚落成,1700多位村民搬进了二层小楼,人人都铆足了劲头,你追我赶一下子发展起百余家农家乐,在当地声名远扬。
说起来,牌坊村的优势无与伦比,抬脚过条马路就是国家AAAAA级景区邓小平故里,每年超过300万游客慕名而来,若能为5%的游客提供餐饮、住宿、休闲等配套服务,那也是超千万元的消费市场。当年在外打拼的胡刚强就被村“两委”说动,返乡带头开起了农家乐,取名“陶源居”。
“说是农家乐,其实大部分村民就是在自家楼房前的空地上用钢管和棚布搭了个遮风挡雨的用餐区,棚布经不起日晒雨淋,过了几年又纷纷换成了彩钢瓦、砌起了矮围墙。”牌坊村党委副书记蒋春花回忆,好光景不过10来年,2015年前后,周边的精品民宿异军突起,牌坊村客源锐减,收入“腰斩”,近40家农家乐陆续停业关门,许多村民不得不外出谋生。
陈美西的父母就是其中之一。因此,当2年前陈美西提出要返乡利用闲置的老宅经营民宿时,家人顾虑重重:“村子不活,单打独斗难成气候!”
但陈美西这次 对了。2023年,她投入300万元积蓄打造的“灵犀小筑”民宿甫一亮相,便迎来东风:牌坊村入选广安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精品村培育名单,借力东西部协作平台,充分借鉴南浔“千万工程”经验的村庄中轴线改造计划也提上日程。
敏锐的胡刚强这次又抓住机会,主动请缨成为第一批民宿改造试点户,在财政资金支持下进行了农房风貌景观提质改造,又自掏400万元对经营了近20年的“陶源居”进行全方位的升级。
如今,启点、春天、初心三大广场巧妙地将牌坊村中轴界面贯通,营造出富有层次感的空间,沿线由湖州南浔文旅集团领衔打造的8处地标建筑,搭起了“乐游广安·旅居牌坊”品牌运营的基本框架,136家精巧的民宿、明亮的餐厅、雅致的茶馆星罗棋布,党群服务活动中心、民宿行业协会、村史馆纷纷挂牌,好一个“千万工程”的鲜活样本!
2024年,牌坊村接待游客近6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9000万元。一条村庄中轴线,如何撬开百余农家乐升级路?广安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市乡村振兴局局长罗卫平深有感触:“事实证明,东西部协作不仅仅是项目、资金的协作,更是理念、经验的交融。”
优势互补促共赢
老果园为何飞来了“金凤凰”?
最近一年,在广安市武胜县的大街小巷、乡野村道上,突然多了些拉风的小轿车,它们浑身披满彩色广告,生怕别人看不见。一问才知,这是浙江果汁赛道的明星企业——浙江柚香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柚香谷公司)来武胜县投资了,县城周边食品加工园区内的加工厂正在抓紧建设。
近年来,随着全国晚熟柑橘行情下探,武胜县20万亩大雅柑(一种晚熟柑橘品种)效益下滑,有个别业主经营陷入困境,果园失管,农民租金和薪金被拖欠,老百姓意见很大。不久前,三溪镇镇长李佳林压在心头的大石总算落了地——柚香谷公司入场接手,农民领到了土地租金,这片土地又将重新焕发生机。
“你看看,多好的一片柑橘园啊,三溪全镇再也找不到这么集中连片、水网密布的园子了!”李佳林领着记者爬上一处山坡,坡上立有小型石拱,上书“胜天渡槽”四个大字,那是纪念20世纪70年代三溪人民劈山开岭建造农田水利工程的历史功绩。他的手指划过整片山坳,放眼望去成片的柑橘树如同一张巨大的绿色地毯。
说起项目的落地,柚香谷公司武胜项目有关负责人段勇也很感慨:“2024年2月受邀来县里考察,5月份双方签约,一周后项目开工建设,效率之高,可以说这是武胜县与柚香谷的一次双向奔赴。”
在武胜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龚泽兵看来,这多亏了东西部协作的大平台,促成了东西部资本与资源、市场与基地的携手共赢。
走进武胜县清平镇会云村的香柚基地,去年5月嫁接的第一批香柚枝条上已经挂上了乒乓球大小的青果。“这就是香柚,和一般的鲜食柚子不同,必须要经过专业加工才能食用。”段勇轻轻揉搓着手中摘下的柚叶,阵阵清香扑鼻而来。
“别看它香,却比柠檬还酸十几倍呢,其摘下后必须在48小时内加工,要不香气就‘跑’掉了,这决定了工厂和果园必须一体布局,武胜正是绝佳的选址,一是这里没有浙江果园最怕的倒春寒,二是有大雅柑产业打底,通过高改嫁接,香柚一年就可挂果,三年就能丰产,能节省3到5年时间!”段勇告诉记者,过去一年里,公司在武胜的香柚基地已有近3万亩,这个建园速度超乎想象。“明年再来时,就能喝到武胜产的‘宋柚汁’了。”段勇笑道。
就在武胜县全力推进柚香谷项目时,华蓥山上,华蓥市与杭州文旅团队联手打造的“十里芳菲·红岩美村”农文旅综合体项目也在热火朝天地施工中;前锋区、邻水县从湖州安吉引进的万亩白茶产业已经开采,正为进入东部市场蓄力;一年一度的“天府乡村浙江行”紧张筹备,罗卫平又要带领团队进入忙碌模式了……
“从区区帮扶到市市协作,湖广协作实现了大战略搭建大平台,大平台撬动大项目,大项目推动大发展的三级跃升,是东西部协作从单向输血到共同造血,最终走向携手共赢的生动实践。”罗卫平说。(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艳玲)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