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怀宁:小蓝莓结出百亿 “科技果”

“露天蓝莓刚开始采摘,我们大棚内的蓝莓已经采摘两个多月了。”近日,在安徽省怀宁县安徽波波果业有限公司的智能温室大棚内,总经理刘金龙一边用手机查看基质酸碱度,一边向记者介绍着蓝莓“住进”大棚带来的利好。

同以往露天种植不同,智能温室蓝莓大棚依托5G智慧农业云平台,各类传感器精准捕捉棚内温度、湿度等数据,实时汇入云端,为蓝莓提供稳定的生长环境。

怀宁蓝莓。人民网记者 陈若天 摄

“有了科技助力,产量比传统种植方式翻一番。另外,由于上市早,价格也有了保障。”刘金龙笑言,未来几年要把公司的露天基地全部转为智能温室大棚。

在怀宁,像刘金龙一样开始尝试智能温室大棚的蓝莓种植大户还有很多。这一切,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推动。

“智能温室大棚是蓝莓产业未来的新引擎。我们正在积极推进试点工作。”怀宁县蓝莓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曹良元介绍,怀宁蓝莓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自然禀赋,更离不开科技的助力。

为此,怀宁县在2020年便与安徽农业大学开展合作,共建安农大皖西南综合试验站,把实验室搭在“田间地头”,赋能当地蓝莓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良种就是蓝莓产业的‘金钥匙’!我们试验站成立以来,完成100余个品种筛选,最终培育出多个适合怀宁地理环境的优良品种。”安农大皖西南综合试验站站长徐支青介绍,除了在良种培育上发力,试验站还在怀宁大力推广数字智慧种植模式,助力当地蓝莓产业转型升级。

不止于品种培育和种植环节,怀宁蓝莓的智慧“触角”已延伸至深加工领域。科技“魔法”让小小蓝莓果变身蓝莓酒、蓝莓酵素、蓝莓干、蓝莓汁等,高附加值产品在全产业链绽放“莓”力!

2022年年底,在怀宁县蓝莓产业园安徽蓝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内首个“蓝美1号”蓝莓花色苷提取生产线正式投产,带动安庆市3万亩“蓝美1号”优质蓝莓种植及销售。

“蓝莓花色苷在食品、保健品、药品等多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安徽蓝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许俊介绍,满产的话,生产线每年可以消耗近3万吨蓝莓鲜果,产值达7.2亿元。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引导下,像安徽蓝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样从事蓝莓深加工的优质企业,正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怀宁县。

俯瞰怀宁县三桥镇蓝莓种植基地。人民网记者 陈若天 摄

曹良元介绍,近些年,怀宁坚定不移打造蓝莓全产业链,将蓝莓与大健康产业深度融合,精心做好“农头工尾”大文章,加速蓝莓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等协调发展。

从“树海”到“棚海”,从“论斤卖”到“论克卖”,怀宁蓝莓正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目前,怀宁全县种植蓝莓9.5万亩,2024年蓝莓产业产值达85亿元。小小蓝莓果,已然成长为富农大产业。

“今年,蓝莓种植面积将达到10万亩、深加工能力达10万吨、接待游客100万人次、年产值突破100亿元。”谈及怀宁蓝莓的发展前景,曹良元信心满怀。(人民网记者 高飞跃 陈若天)来源 : 人民网-安徽频道作者 : 高飞跃 陈若天
  • 市场最新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