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新闻
6月22日,为期一天半的广东(粤北)绿色食品与山区资源开发论坛在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落下帷幕。来自国家有关部委、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中南6省绿色食品协作网的成员以及广东省有关单位的领导、专家云集乳源瑶乡,群英登坛论“绿”,共商绿色食品产业开发大计。
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大有可为
在论坛上,来自北京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张冬科主任第一个登上讲坛,他兴奋地说:“我曾经到乳源实地考察过,乳源的‘绿色食品示范县’的确值得鼓与呼!它不是所谓的形象工程,而是一项民心工程。”
张冬科认为,发展绿色食品,符合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方向。去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今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提出“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和“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等要求,全力推进绿色农业的发展。
张冬科说,据有关部门对北京和上海两大城市的调查显示,有70%至84%的消费者希望购买绿色食品。此外,上海市经济研究中心和上海市商业信息中心的一项调查报告也显示,人们在购买食品时首先考虑的因素是营养占49.1%,无污染占42.9%,而口味和价格则分别仅占29%和14.5%。因此,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大有可为。
绿色食品引领当今世界公共消费潮流
广东省委农办副研究员刘洪盛认为:今天,人民的食品消费已由温饱型向质量型转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呈现出5个特点,即特别讲究营养、卫生、安全、方便、回归自然。无公害、无污染、反季节性农产品愈来愈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青睐,营养、健康成了人们生活的第一需求。
湖北省绿色食品办公室高级农艺师李秋洪认为,绿色食品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当前我国新阶段农业生产的迫切需要。因为人们已不是停留在满足于吃饱吃好,更主要的是在追求食品的高品质高安全!发展绿色食品有利于山区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绿色食品是健康的标志,已经在引领当今世界公共消费的潮流。
大手笔发展“绿色乳源”
在论坛上,乳源县委书记段宇飞告诉记者,2002年以来,乳源每年投入1000多万元扶持以农产品生产、加工为主的绿色食品,创建绿色生产基地。“建设文明、法治、和谐、安康、充满活力的绿色乳源是乳源发展的总目标。”段宇飞侃侃而谈。在工业方面,要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既对县里财税有贡献又是高科技、低排放的“绿色工业”;在农业方面,以创建“绿色食品示范县”为主线,按照绿色农业的要求,实行分类指导,分别在山区、平原、瑶区推广种植“名优特”、符合绿色安全健康的品种;旅游方面,根据“高山、峡谷、瑶家源”的特点进行规划,全县一盘棋实行保护性的开发。
据了解,去年以来,乳源引进外资农业绿色食品项目30个,利用外资9000多万元。
乳源创建全国首个绿色食品示范县(链接)
2002年,乳源县委、县政府根据国内外农业的发展趋势,以乳源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基础,率先在全国提出了创建绿色食品示范县,发展绿色食品的战略。经过3年的实践,这种新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已取得初步成效,并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目前,全县已建立八大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培育发展绿色食品企业18家,有15个农产品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标志认证。全县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总面积7.1万亩,年总产量2.68万吨,年产值1.12亿元。绿色食品的生产、营销和监督服务体系渐趋完善。“绿色食品工程”带动了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预计今年二季度全县GDP比去年同期增长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