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份行情分析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市场发展,蒸蒸日上。今年新春佳节较去年推后近20天,市场节前交易旺季也相应延后,令总成交量与成交额同比递减15.1%和10.4%。
  一、产量低外销顺,地菜量减价增
  本月地产蔬菜成交量同比递减22.4%,莴笋、大白菜、蒜苗、芹菜、小白菜和平菇等品种月成交量超过百吨,其中居首位的莴笋品种占比超过60%,月销量2000余吨。各品种月成交同比情况分别为-15.6%、-47.6%、-10.3%、+5.3%和+22.3%。成交量同比下降的主因一是产量减少,二是产地直售。
  月成交均价同比上扬明显,以上品种除平菇外,同比分别增幅123.1%、60.0%、71.9%、5.3%和62.5%。地菜价格普涨的主要原因一是天气影响。中旬冷空气突袭,上市量锐减推高价格;二是种植成本。冬季蔬菜大棚种植率逐步提高,受成本影响价格难降;三是外销顺畅。本季地菜同类竞争不多,外销形势明朗,以致售价可观。
  二、多菜齐聚市场,客菜量大价稳
  1月份客菜销售势头良好,山东、甘肃、四川、广东、海南等多省蔬菜齐聚市场,打破往年此时海南蔬菜独占鳌头的销售局面,交易量同比增幅超过20%。大宗品种主要有球菜、花菜、蒜苗、大白菜、青椒、大蒜、土豆等,交易量同比情况分别为:+18.6%、+13.8%、+11.0%、+9.5%、+6.2%、-8.8%、-11.4%。整体菜价同比降幅5.3%,小幅下跌,多数品种成交均价低于去年同期。
  客菜量大价稳的主因是今冬各省蔬菜产区天气好,气温高,遇到冰冻恶劣天气不多,普遍收成不错,多地蔬菜齐聚,共促价格滑落。
  三、量减惜售因素,柑橘类价涨明显
  柑橘类水果(脐橙、砂糖桔、甜橙等)冬日里最受欢迎,往年普遍价格徘徊于3-6元/公斤,价格较为亲民。本月销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价格上涨明显,同比增幅超过20%,以砂糖桔品种涨幅最大,去年同期均价6.4元/公斤,本月涨至均价11元/公斤,涨幅71.8%。主因一是产量下降。受病虫害影响,广东一地产量下降,而广西产果还未成熟,出现断档期;二是惜售影响。产地果农受成本增加影响,为维持原有利润,产生惜售心理,迫使价格走高。
  四、增量带来实惠,车厘子出现热销
  智利、新西兰等地产的水果车厘子品种多年来一直作为进口水果的代表,动辄80元/公斤的售价成为高端果品的代名词。今年车厘子销售增量明显,交易量同比增幅超过30%,主因是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原本“圣诞节”期间热销各国的车厘子,因销售不畅,集中涌入我国,加上今年产量并不低,一度令市场接近饱和。供大于求令售价下滑明显,各品种综价同比降幅超过45%,一时间56元/公斤的车厘子成为了主流,36元/公斤的品种也并不鲜见,高贵的果中之冠身价瞬间被平民化,让消费者得到了实惠。
  五、行情趋势预测
  进入2月份,市场将迎来春节旺季,这个一年中最为繁忙的时段,各品种果品的交易量将放量上扬,届时市场将人车息壤,一片繁荣。因政策因素和经济原因,节前旺季交易量同期比较,大幅攀升的可能性不大。因个人消费者占主导,果价在本月基础上具备继续上涨的可能。蔬菜方面预计交易量会有所攀升,但消费群体所限,增幅不会过大。(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录)



                                    金华农产品批发市场
                                      2015年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