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赴穗访友,多携清远鸡一只,大米一箧。这两份简单的礼物永远不会过时,清远大街上随处有卖,既可随手购买,也能换来朋友会心一笑。
今年禽流感清远鸡受重创,不过还好有连山米。可现在米品牌又受损,清远到底还有多少拿得出的农业品牌?本地农业品牌为何如此脆弱?为何实施农产品“三品工程”以来,农业品牌却连遭重创?难道仅仅是天灾,没有人祸的因素?
此事反映出该行业有待规范。连州粘米种植量较小,基本不外销,可为啥清新无业务往来的加工厂却“自封”连州粘米?据悉,该米厂的包装袋五花八门,想“自封”什么就是什么米,而且去年就曾被查封了,但一直偷偷生产。如果不是此次抽查“中标”,谁知道又会“自封”多少个米种。
清远大米一向为消费者所信任,价位也较高,成为食品行业的“金字招牌”。据悉有部分厂商从湖南、江西收购回大米,包装上只打厂址,大家一起闷声发财。但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渐关注,几代人辛苦打造的品牌惨遭重创。
随着清远近年经济快速发展,环境面临严峻的考验,而监管工作的不到位和部分企业的不自律,竟至于斯。清远今年推动农业品种、品质、品牌“三品工程”,“严把农产品生产源头关、市场准入关,加强对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和投入品的监管,……鼓励、支持农产品商标注册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驰(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申报”,不破不立,可借此事为契机,将农业“三品”工程落到实处,让清远的农产品品牌不再脆弱。
(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