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全年农业增加值增长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以上,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市委市政府关于2013年农业农村工作的若干意见日前正式印发。该意见分别从大力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探索“四化同步”发展机制、创新“三农”工作机制等5个方面,出台了21条细则,并且提出了2013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
按照该意见,今年我市农业农村工作将着力在政策落实上下功夫,在民生提升上求实效,在改革创新上有突破,在农村发展上新跨越,为打造全省乃至全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打下坚实基础。
大力推进农业转型升级
为了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今年我市将从稳定主要农产品生产、加快高效规模农业发展、加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创新农产品流通业态等4个方面下功夫,大力推进农业转型升级。
该意见提出,今年我市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300万吨以上,力争新增蔬菜瓜果生产面积10万亩,肉蛋奶和水产品总量稳定增长。着力打造优质粮油、蔬菜瓜果、畜牧水产、苗木花卉等10个年产值超10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新增特色高效农业10万亩。突出发展以“两环五带十区”为重点的设施农业,力争新增设施农业2万亩。支持庐江县开展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改革和建设试点,加快建设庐江郭河、肥东白龙、长丰龙门寺、肥西花岗和巢湖环湖北岸等一批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示范区建设。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为了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今年我市将积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提高农户集约经营水平,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发展农民合作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该意见提出,鼓励大学毕业生在农业领域创业就业,引导外出务工农民、个体工商户和农村经纪人等从事农业经营。鼓励规模经营大户通过工商登记成立家庭农场,实现“自然人农业”向“法人农业”过渡。支持家庭农场发展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生产。全面落实扶持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政策措施,县(市)政府将促进农民合作社发展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加强和改进对农民合作社的金融服务,促进农民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力争全市新增农民合作社200家。
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办农业龙头企业,引进一批大企业、大集团落户我市,培育壮大一批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集群。全面完成57个乡镇(区域)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任务,建立健全村级农民技术员、动物防疫员、水管员队伍,不断提升农业公益性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
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
今年我市将积极探索“四化同步”发展机制,搭建城乡发展一体化平台,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该意见提出,全面完成省批中心村建设和全市930个自然村治理任务;加强农村绿化建设,大力实施“森林增长工程”,力争全市完成植树造林33万亩。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完成县乡道升级改造工程150公里、村村通道路提级延伸联网100公里、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35座。大力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完成土石方5200万立方米,解决28.8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完成1.2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全市实施土地整治项目总规模达20万亩。实施农村扶贫开发“百村整推”工程,完成8.5万人脱贫任务。加快县域城镇化步伐,启动15个中心镇和5个镇级市规划建设。力争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18%以上。认真抓好全市14个乡镇整乡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认登记试点,试点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增加财政奖补资金,健全村级公益事业。 (合肥在线-合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