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国家级农业示范区“三精”农业实现品牌带动

 银川日报 
 

■核心提示: 

2012年,全市认真贯彻各级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着力加快发展“三精”农业,农业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预计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94亿元,同比增长5.6%;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8000元,同比增长15%。2013年,我市农业工作将以银川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以发展“三精农业”为理念,力争农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以上。 

■背景再现 

自治区党委常委、银川市委书记徐广国在今年上半年全市重点项目观摩暨经济形势分析会上指出,坚持发展“精挑细选,突出主打产品;精耕细作,突出生态高效;打造精品,突出品牌带动”的现代农业。今年我市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新增设施园艺3.15万亩,全市设施园艺总面积达到了33万亩;新增奶牛2.2万头,奶牛存栏达到16.2万头;鲜奶总产量42万吨、肉牛饲养达到了21万头、肉羊养殖量450万只。粮食种植面积158万亩,其中有机大米11.2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71万吨,粮食生产实现了“九连增”,水产养殖面积21.8万亩,发展稻田养蟹7.4万亩。制种、花卉、长红枣等产业的发展良好,科技园区建设“三品一标”认证、龙头企业培养等均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 

■发展建议: 

目前,我市存在农产品品质好,却卖不出好价格的情况,所以要把土地向种地能手、合作社、龙头企业集中,加强农产品的品牌建设,推进农业向产业集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2013年将积极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和升级工程,支持龙头企业开通市场和新产品、新技术研发,重点培育20家市级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同时,要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创建市级示范社36个,稳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支持合作社开展农超对接、产品直销。同时,要加快土地流转,引导土地经营权合法有序地流转,推进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按照“三精农业”的发展理念,我市将会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的步伐,早日实现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目标,使农民收入倍增。 

在今年的农民收入中,经营性收入占了60%,说明发展农业产业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2013年,我市将继续大力发展“三精农业”,在目前的“两强”“四优”“四新”十个产业中,重点发展设施农业、现代畜牧业、时,对设施老旧的园区进行改造;新增奶牛2万头,使奶牛存栏达到17万头;大力发展适水产业,对旧池塘进行清淤改造;发展有机水稻4万亩,有机水稻基地规模达到15万亩。 

同时,以科技园区为大抓手,以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目标,新建现代农业示范园,改造提升15个现有示范园区,将非晶硅太阳能、生物秸秆反应堆、水肥一体化、水产远程远控自动投料自动增氧及奶牛性控冻精、奶牛胚胎移植、奶牛发情检测等新技术和新品种及新的管理模式,在园区进行示范推广。同时,加大农业产品“三品”一标(即: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以及地理标志)的认证和认定,完成10个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认定工作,加强农产品投入品的监管和产品检查工作;农产品检测合格率达97%以上;制定农业生产规模和地方标注及奶牛健康养殖标准;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让生产者受益,让消费者满意。本报记者 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