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了中秋、国庆双节旺季的热闹喧嚣,如同深秋入冬渐寒的天气,市场进入了“双节”后的平稳交易期,从市场所统计的进出车辆数月环节下降了46.8%可看出,经营户们放缓进出货的频次和交易的频率,休养生息,为下一个交易旺季——春节而蓄积气力,力求再创效益上的佳绩。“双节”效应降温,总成交量与成交额月环比分别下降了47.2%和55.1%。由于水果成交量的下滑,同比数据下降了2.6%,成交额小幅上扬1.7%。
一、依托天气优势,本地蔬菜量增价惠
秋分过后,金华本地天气并未如去年同期般秋风萧瑟、秋雨绵绵,持续走高的温度不禁让人有种阳春三月的错觉,据媒体报道,今年平均气温相较去年同期至少上升5摄氏度。秋意盎然的晴好天气,辅以适宜的温度,令本地蔬菜长势喜人。同时,去年本地兴起的苗木种植热,在遭遇收购价格暴跌、血本无归的惨痛教训后,种植户们纷纷退林还耕,重回种植蔬菜的老路上来,令本地蔬菜的上市量进一步增加。
本月总成交量同比上升了17.2%,排名前十位的品种分别是西葫芦、莴笋、豆角、茄子、芹菜、小葱、黄瓜、豇豆、菜玉米和苦瓜,在总成交量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5.0%、14.7%、12.3%、10.5%、7.8%、6.7%、6.6%、6.5%、4.5%和3.1%。其中同比涨幅居前三位的品种是莴笋、西葫芦以及豆角,幅度为114.9%、111.1%和48.2%,;同比跌幅前三位的品种分别是小葱、茄子和苦瓜,幅度为22.6%、20.3%和12.2%。
收获颇丰的蔬菜大量进入市场交易,供大于求令成价均价一再下滑,久未露面的“一元菜”(1元/500克)重回终端零售市场就是最好的写照。以成交量排名前十位的品种为例,其中6个品种的成交均价低于2元/公斤。小葱单个品种因外地调运需求增大,均价同比攀升了66.7%,其余9个品种的成交均价处于同比下滑状态,其中降幅最大的三个品种为莴笋、西葫芦和豆角,幅度为50.0%、42.9%和38.2%。
虽然本地蔬菜上市量大增,且成交均价均低于往年,不过并未出现“滞销”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本地所产的秋季蔬菜品质较好,调运至外地后颇受欢迎,供不应求,并且上市品种丰富,未出现“一枝独秀”的局面,所以不易出现“滞销”局面。随着11月份深秋的到来,气温骤降后,蔬菜生长速度放缓,市场本地蔬菜交易将会重回平稳步调。
二、面对交易劣势,外地蔬菜降价应对
量增价惠的本地蔬菜大量进入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外地蔬菜交易的步调。今年全国大部分地区天气状况良好,并未发生大范围的自然灾害,加上又是蔬菜生长的“大年”,几处产菜大省均获得了大丰收。往年10月份渐寒的天气可令本地蔬菜上市量锐减,给外地菜交易腾出空间,而今年情况特殊,面对接连上市的本地蔬菜,外地蔬菜唯有通过降价的方式来保持交易的顺畅。
鲜菜类以兰州运抵的蔬菜为例,去年同期平均成交量约250吨/天,而今年降至180吨/天,降幅为25%,各品种蔬菜成交均价日递减幅度为15%左右,花菜、小白菜、南瓜、丝瓜等几个主要品种蔬菜成交均价同比下滑了40.5%、27.3%、29.1%和30.7%。
相比鲜菜类蔬菜的“举步维艰”,干菜类蔬菜受本地蔬菜影响较小,山东产土豆和大蒜依然能够保持着30吨/天和10吨/天的成交量,且成交均价上涨了45.2%和38.5%,这与成本提升有一定的关系。而今年山药获得了大丰收,成交量同比上升了50%,毛山药、水山药、铁杆山药的成交均价分别下降了58.5%、66.7%和72.2%。
黑龙江、河南、山东等地种植的秋季大白菜在当地引起了滞销。据市场统计了解,今年运抵金华市场的上述产地的大白菜确实比去年同期减少了约50%左右,且成交均价一直处于较低状况,去年同期成交均价为1.2元/公斤,而今年仅为0.6元/公斤,降幅为50%。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本地菜大量上市,丰富的花色品种以及合理的价位,使得经纪人没有从外调运大白菜抵金的必要;二是秋季大白菜的口感普遍不好,在本地菜可以做为首选的基础上,大部分消费者不乐于选择秋季大白菜;三是相比去年同期较高的气温,给大白菜的储藏和长途运输增加了难度。
预计随着气温逐渐走低,压制了本地蔬菜大规模上市的步伐,外地蔬菜将会重新获得交易空间。
三、“双节”后交易企稳,秋季水果接连上市
“双节”过后,水果交易方面从兴旺归于平淡,经营户们基本以销售在“双节”旺季中存货为主,回笼资金,为明天的春节旺季做准备。月成交量下降了9.5%,而成交额小涨2.2%。
进口水果交易兴旺。近期市场从事进口水果交易商户数量的增加,带来了进口水果成交量的提升,幅度约为30%,基中进口火龙果、进口猕猴桃、山竹和榴莲的增幅较大,分别为58.8%、40.7%、34.9%、和26.2%。量大带来了价格上的实惠,据统计,各品种进口水果的成交均价同比下降了约25%。
本地柑橘销路受阻。今年是本地产柑橘的“大年”,收获量大增,不过成交情况并不看好,市场日成交量约为10吨/天,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0%左右。成交均价为1.6元/公斤,同比降幅为62.5%,而果园收购价更低,只有1.0元/公斤。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除了产量大增以外,多年未曾改良的观感与口感在江西、湖北等地产柑橘的竞争下已毫无优势可言,一遇“大年”即出现销路问题。
预计进入11月份,各种秋季成熟的水果将越来越多的进入市场交易,如广东产的砂糖桔,江西产的脐橙,新疆产的苹果和香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