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安徽省六安市农委获悉,按照十二五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到十二五末,我市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1000亿元,形成6大农产品加工业体系和8大加工基地。目前,全市各级农业部门正积极推动实施农业产业...
近日,记者从安徽省六安市农委获悉,按照“十二五”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到“十二五”末,我市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1000亿元,形成6大农产品加工业体系和8大加工基地。目前,全市各级农业部门正积极推动实施农业产业化“168”工程。
按照规划,到“十二五”末,将新增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达到90家,市级龙头企业330家以上。打造更多的省级和国家级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区,每个县区至少1个以上的上规模园区。强化农业和农业企业招商引资,更多的国家级龙头企业入驻六安。
据介绍,为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市委、市政府在全市组织实施了农业产业化倍增计划,力争到2012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增加到400亿元以上,农民户均产业化经营收入增加2000以上。积极通过培育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合同农业、订单农业、股份合作等方式,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民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民”形式的经营共同体,采取合同订单种养种苗供给,技术指导,保价收购,利润二次分配返还,股金分工等合作方式,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连接关系。有效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据了解,目前,全市产值2000万元以上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185家,其中亿元以上龙头企业达到70家以上,省级以上龙头企业61家,数量位居全省前列。培育认定了市级龙头企业266家,庆发集团、源牌集团、龙华竹业3家企业进入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行列,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达3家,全市农产品加工年产值338亿元。
其中,霍邱县长集农产品加工园、舒城县杭埠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入选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申报省级龙头企业财政贴息项目22个,争取资金660万元。结合省农委、金融办组织的银企对接活动,收集**项目47个,涉及**总金额18亿元。全市已建、在建粮食产业园区10个,占地3282亩,总投资24.14亿余元,已投资近9.3亿元。
统计数据显示,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577个,入会会员12万人。全市土地流转134万亩,奖补面积43.8万亩,兑现奖补资金1707万元。全市90%以上乡镇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靠挂农经站。全市现有土地流转规模100亩以上流转户1290户。
据介绍,六安市还大力推动品牌农业的发展。全市通过申报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57个,绿色食品119个,有机食品56个,农业“三品”监测面积200多万亩,产品认证个数和认证面积在全省名列前茅。(六安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