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礼形成种养互促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节约开支提高品质增加效益 
 崇礼形成种养互促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河北新闻网讯(贾洪、侯丽霞、王雪威)入春以来,崇礼县境内的民间资金流,正汇聚到各大蔬菜种植片区、小型蔬菜种植园区和舍饲圈养畜牧业中,正在形成蔬菜大棚种植和舍饲养殖互促的循环农业模式,全县掀起了舍饲养羊、养猪、养鸡、养牛与设施蔬菜种植的新一轮热潮。 
 2009年初,红旗营乡的孔喜军与本村的李宝斌,合伙承包了村里一处废弃的30亩果园地,投资50多万元建起了集舍饲圈养与大棚蔬菜种植为一体的循环农业园区,建起蔬菜大棚20个、猪舍10间。当年引进10头母猪、一头公猪,并种了西红柿,纯收入就达26万元。2010年,他们又投资新建了30个蔬菜大棚和1000平方米的猪舍。当年出栏生猪500头,纯收入15万元;卖出西红柿、彩椒20万公斤,纯收入38万元。2011年,他们种植了上海一客商的订单新品种西红柿,由于该客商毁约,导致大批西红柿没有卖出去,但有养猪这块补贴,全年纯收入还是达到了28万元。三年总算账,每亩土地每年带来的纯收入达到万元以上。 
 红旗营乡是崇礼县发展大棚蔬菜最早的地方,种大棚菜已有20年历史。20年的实践证明,土地连年种菜,就得连年施化肥,从而导致土地板结、贫化,种出的蔬菜产量低、品质差、易生病虫害,且口感差、品相不好,卖不出高价钱。实行养畜禽和种大棚蔬菜结合办法,效果就明显不同。畜禽粪肥施到大棚里,既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地力,减少化肥使用量,提高蔬菜品质,还能使残次品菜、卖不出去的菜喂猪,提高了猪肉品质,减少了饲料开支,猪与菜这一生物链形成了循环,起到了两头节约、提高效益的效果。 
 李宝斌算了一笔账,该园区500头猪的粪肥,能节约化肥10吨,生产绿色蔬菜的残次品有1.5万公斤顶替饲料用来喂猪,两项直接节约资金近10万元。但间接的好处是产品的品相、品质、口感好了,产量高,卖出了好价格,这一项收益正常年份在20万元左右。(河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