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势待发宁德市农业产业化走在“春天里”

 有这样的一组数据值得我们关注:在古田,专门从事食用菌生产经销的企业达500多家;全国最大的古田食用菌批发市场去年的销售额突破6亿元……通过龙头带动和密切的市场连接,古田的食用菌业一直是宁德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典范。 

近年来,宁德市坚持产业拉动、科技带动和协会推动,使得农业产业化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各县市以本地特色产品为“金字招牌”,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动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组织形式,正不断扩大茶叶、食用菌、水产品等传统优势产业的经营规模。 

产业兴农 聚焦优势农业产业 

宁德是全国食用菌产量最高、规模最大和品种最多的设区市,而古田县在白木耳、杏鲍菇和茶树菇的生产技术、销售市场方面又是佼佼者。随着食用菌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传统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潮流。在破解现代食用菌产业的技术、资金、市场等发展难题上,古田用发展工业园区的理念,聚集资源优势,加快优势农业龙头企业的引进,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在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上,古田县坚持“抓大放小、强强联合”的原则,广泛吸纳社会资金,采取联产联营、合作制、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等组织形式,做强大企业,做大中等企业,做活小企业。同时,鼓励企业建设基地,走企业联基地的垂直联合之路,进一步推动年产值在5000万元以上食用菌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积极争取成为地、省、国家级龙头企业。 

今年,除已有的13家食用菌龙头企业,古田还将新增3-5家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引进2-3家年产值上亿元龙头企业,带动农业规模化生产。依托食用菌、茶叶、水果、林竹等特色优势,促成与中粮集团、惠尔康、华润万家等龙头企业对接,推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 

正是得益于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用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增效,古田县的食用菌产业才得以迅速壮大。据统计,目前古田共种植食用菌36种、拥有食用菌企业500家、食用菌品牌16个、食用菌协会及专业社63个、各类组织的会员3000人。2011年,全县种植各类食用菌11亿袋,食用菌鲜品产量达66.7万吨,同比增长15.4%;产值26.6亿元,同比增长11.3%,分别占全市、全省的74.3%、24.1%。 

突出特色 农业产业提速提质 

古田县加快传统食用菌产业向基地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促进了食用菌业从产量型到效益型的质变。寿宁县则通过开展“茶产业提升年”活动,以打造品牌、突出本地特色、开拓市场为主攻方向和主要抓手,全力推进茶产业提级提质发展。 

2011年,寿宁县完成高优茶树品种改造8000多亩、累计达3万多亩,寿宁高山乌龙茶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新增QS认证企业9家、累计达15家;20多个茶产品在全国性茶叶赛事中获奖,全县茶叶产值突破6亿元。 

为了激励引领广大茶农、茶商、茶企积极推动茶产业科学发展,寿宁县进一步细化完善茶产业扶持政策和考核量化标准,连续三年每年协调统筹1000万元扶持茶产业。同时加紧建设张天福千亩有机茶生态示范基地,致力研制具有寿宁特色的高山生态茶,打造成为海西高山生态茶乡。 

与寿宁有着相似区位条件的周宁县,同样选择和传统发展模式说“再见”。通过立足本地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招引对口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确定了以茶叶、无患子、油茶、锥栗、高山冷凉型花卉作为五大支柱产业。同步建设一个农产品精加工园区、十个示范基地、百个示范片、千个示范户,将目标指向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一万元,这就是寿宁县精心规划的“一五百千万”的现代农业工程,目前园区项目建设前期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随着农业发展方式的不断革新,我们既迎来了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宁德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除了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也要坚持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科技化、品牌化的发展方式。只有这样,宁德市的现代农业才能走向转型发展的康庄大道。 
 
决策之路 

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过万目标 

一季度,宁德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这两项指标增幅双双超过15%。为保持这种势头,确保全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向万元迈进的目标。宁德市将重点围绕提升“325”农业产业,学习国务院刚刚出台的《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加大“双十双百”工程实施力度,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此外,今年宁德市的春耕备耕工作已经陆续展开,各县市正在进行种子、化肥等农资的组织与调运,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加强市场价格监管,确保春耕春播顺利进行。 

在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方面,财政部为应对油价上涨等因素于近期加拨的农资综合补贴将于近期兑付到农民手中。市农办将在现有18个集中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向省农办汇报沟通,加大扶贫开发和造福工程实施力度。 

记者手记 

农业发展还需接轨大市场 

“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可动摇,必须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做好。”市委书记廖小军这样强调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在首季度的全市“拉练”检查活动中,记者看到越来越多的地方勇于“王婆卖瓜”,推出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省市名牌农产品。通过不遗余力地加大对品牌农业的展示、推介、宣传和扶持力度,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 

说一千,道一万。要发展农业经济,提高农业效益,就要摒弃过去一味“埋头苦干”,与市场脱节的落后发展方式,要更加重视科学技术、市场服务、精深加工、品种改良和典型示范。因此,要做大做强宁德市农业产业,企业、政府都应该向市场敞开怀抱,在竞争中使农业经济更加强壮。(宁德晚报记者 龚键荣)
  • 市场最新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