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店里为何看不到本地樱桃

          水果店里为何看不到本地樱桃

卖给水果店挣钱不多,种植户喜欢利润更高的采摘游

本报记者 祝瑶 实习生 童敏

业内称为“仅有18天面市期”的本地樱桃,在杭城的水果市场里,“出镜率”有些偏低。

4月中旬,省内不少种植产区步入樱桃成熟季。但不少水果店商家对“身娇肉贵”、难贮存的樱桃兴趣平平,进货次数和数量,远不及眼下的“时新货”菠萝及凤梨。

记者通过走访本地樱桃产地了解到,不少产地更加注重与旅游产品相结合的“樱桃节”,甚至有不少农户家中的樱桃,直接对接“体验游”,不再面向水果消费市场。

水果店对卖樱桃“不感冒”

“下午吃起来还算新鲜的樱桃,晚上就已经蔫了不少,口感也变差了。”保鲜期不长的樱桃,想作为长期畅销的水果,显然在保鲜运储方面还得下工夫。“樱桃爱好者”蒋 表示,“吃樱桃就得趁新鲜,即买即食。”

“樱桃太‘金贵’了,损耗一直很高,比杨梅和草莓还难保存。”太平门直街附近太福水果店的阿龙表示,以最近时高时低的气温,一箱樱桃要是当天卖不掉,隔日至少得倒掉1/3。“让顾客挑拣水果会增加损耗,所以很多水果店的樱桃都按份卖,一般5元/碗、10元/碗。平均算起来,售价至少要25元/斤。”

在胭脂新村附近的水果店,应季的樱桃摆在了最显眼处。记者看到,标明了产地山东,一塑料碗装的樱桃卖到了15元,来往的顾客对此却鲜有人问津。

“本地樱桃能卖到20元/斤,山东樱桃售价要在27—30元/斤。”双菱路上舒婷水果店吴店长表示,拿两个产地的樱桃做比较,最近明显是外地樱桃风头更甚。

眼看着樱桃生意不佳,像阿龙这样的水果店商家,变得有些犹豫,考虑是否还要继续进货。

“樱桃单日的销售额为30—40万元,市场交易量不高。”杭州果品批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石新友透露,在偌大的杭州水果批发市场里,樱桃算是眼下“量少价高”的时令水果之一。加上近年来,外省樱桃通过大棚设施、专业培植技术,打时间差赶早抢滩杭城水果市场,为本地樱桃在水果市场的销售增加了竞争。

据了解,按照樱桃规格、产地、品质、成熟度不同,平均批发价不超过20元/斤。

种植基地的樱桃专供“采摘游”

与市面上本地樱桃稀缺的情形相比,其实在浙江的不少樱桃种植基地,已经迎来了丰收的采摘季和“樱桃节”。

“目前来看,我省的樱桃产区和市场表现稳定,培育品种以短柄樱桃为主。考虑到经济效益,樱桃种植户更愿意将农业与旅游结合,在本地优先消化。”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水果科的相关人士认为。

“短柄樱桃具有果形大、色彩红艳、果味清甜等特点,其单果一般重2克左右。”一位樱桃种植户透露,原先采摘樱桃要爬梯子上树,人工成本很高,以至于收购价也不算便宜。这几年,不少樱桃产区进行果树矮化处理,连小孩子也能够得着,为大规模的采摘体验游创造了便利。

作为杭州地区规模最大的樱桃示范基地,上周末,萧山区所前镇的杭州明良樱桃种植基地迎来了今年首个体验游高峰,单日接待人数最高达2000人。记者在现场看到,近170亩对外开放的种植大棚里都是提着篮子、尽情采摘的游客。

“今年预计约有8吨产量,参照去年的销售情况,基地里的樱桃靠体验游就能消化掉。”一位工作人员忙中偷闲告诉记者,樱桃的采摘时间从4月18日—5月10日。

随着樱桃缀满枝桠,上虞岭南乡东澄农业公司樱桃基地的曹华新也忙碌起来。“目前樱桃基地主要靠采摘游和农家乐。”曹华新说,这几年,即使不面向市场进行销售,樱桃销路也不用太过发愁。

家住诸暨赵家镇东溪村张家坞自然村的张梅青,家中有上百棵樱桃树。“开摘只有几天工夫,现在已经卖光了。” 张梅青坦言,村里不少农家都选择了体验游供游客采摘,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在水果终端消费市场上,较难看到本地樱桃。

记者了解到,以上门采摘这样的旅游经营模式,樱桃的售价更高。上虞市岭南乡梁宅村的种植户梁柏根表示,目前上门的最高收购价不足20元/斤。但在不少种植基地,采摘费用为20—50元/人,供游客上门购买的本地樱桃约为100元/篮(约3斤),价格折算后约为65元/公斤,精品樱桃每箱(不超过4斤)的售价高达150元。

来源: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 市场最新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