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过后,春节的脚步也越来越近了,节日的水果市场,一派“盛装打扮”,与此同时,新的消费现象也层出不穷,多样化、高档化和礼品化的水果消费,给料峭的冬日平添了几分暖意。
多样化
2013年一开年,“水果大军”比往年任何时候都华丽地登场了。多样化,是记者近日走访北京新发地水果市场后得到的第一印象。
记者在新发地水果集散中心看到,越来越多新品种的水果已经入驻该市场。
“这些都是什么水果?”在一堆奇形怪状的水果面前,记者辨认出柳橙和杨桃,但有很多还不能确定到底是什么品种。
“这个叫印度枣,这个是芭乐,这个叫莲雾。”水果批发店老板赵先生耐心地告诉记者。
据赵先生介绍,这些“非主流”水果是去年年底从台湾高雄的农场运到北京的。采摘包装后的这些水果,经过“小三通”,历时5天时间到达新发地市场。另外,记者了解到,台湾水果还将从高雄、天津港直接到新发地,不仅保证了水果的新鲜,还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中间环节。记者在新发地市场甘肃厅一个专销区发现,进入新发地市场的台湾水果的价格比超市的要便宜。例如,杨桃批发价为12元/斤,而杨桃在超市的价格为每斤20多元。
在新发地批发市场,记者还发现一些有着奇怪名字的新面孔水果。
有一种名叫“丑八怪”的水果。看上去像橙子,又不太像橙子,皮坑坑洼洼。老板说,因为它长得丑,所以叫“丑八怪”,而且越丑越好吃。记者尝了一个看上去“最丑”的,果然还挺甜。
一位水果批发商告诉记者,“丑八怪”原名叫“不知火”,原产地在日本,其实是一种杂柑。
除了“丑八怪”,记者还发现了一种叫“恐龙蛋”水果店的店主介绍,“恐龙蛋”是来自美国的进口水果,吃起来有点桃子的口感,一般的消费者都是年轻人。
礼品化
过去有人送水果附带一张贺卡,如今,随着低碳理念的盛行,水果直接担负起了贺卡的重任。近日,河北科技大学环保组织绿心社送出了88份“水果贺卡”。
据记者了解,绿心社送出的“水果贺卡”以苹果、橙子、香蕉等日常水果为材料,用在上面写字、绘画、粘贴写有祝福语的彩色丝带等方式来装扮。
“纸质贺卡太老旧,而且很浪费资源。短信问候又显得太敷衍。‘水果贺卡’既浪漫又实惠,不仅美观,还可以品尝水果的美味,减少了资源的浪费。”一位收到“水果贺卡”的王同学说。
说到水果贺卡的环保作用,绿心社负责人张振南说,一张普通的贺卡要消耗10克优质纸张,如果有1000万人每人寄一张贺卡,就要砍掉近3000棵十年生的树木。同时,生产、制作这些贺卡也消耗了大量的能源。
“每少用一张贺卡,都是践行低碳生活的表现。”张振南提倡减少纸质贺卡的使用,用水果代替纸质贺卡,唤起人们节约环保的意识,达到“减卡救树”的目的,在传递节日祝福的同时,也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
高档化
临近春节,水果市场除了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高档水果走俏也是一大亮点。记者在新发地市场发现,过去鲜有人问津的进口车厘子、蓝莓等高档水果,尽管批发价都在70元到80元一斤,但仍有络绎不绝的商家前来批发。不过,据一位超市采购员透露,1月下旬,进口车厘子的价格会有所回落。与这些水果相比,批发价已经回落到十几元左右的草莓显得很“平民化”了。
在网上,高档水果的销售也是热火朝天。记者在某网购平台发现,美国车厘子和长寿沙田柚在上线两天内就卖出了600多单。团购了车厘子的一位网友在评价中留言说:“比商城卖得便宜多了,质量一样好。”
来源:消费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