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苹果价格降两成 销售遇冷

苹果价格的迅速“退烧”,让“苹什么”退潮。
 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两年的高价让苹果一度成为国内农副产品涨价的“领头羊”,被网络冠以“苹什么”的称号。
 时隔两年,苹果降价,成为水果市场里被冷落的对象,究竟是谁让“苹什么”风光不再?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市场:有果商转行卖柑橘
 11月初,在沈阳做水果批发生意的刘宏伟从大连瓦房店苹果主产区收购了6万斤优等红富士苹果,刘宏伟本想在批发市场迅速倒手,赚笔快钱,结果10天过去了,刘宏伟的苹果还是少人问津。
 实际上,身处销售困境的苹果批发商不仅仅是刘宏伟一人,11月9日,记者在沈阳果品批发市场随机采访了20余名苹果批发商,多数批发商反映,苹果上市后价格一路走低,而且买家也少。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沈阳果品批发市场销售的苹果主要产自辽南和山东烟台地区,品种以红富士苹果居多,优等红富士批发价在3.0元/斤左右,去年同期批发价在3.8元/斤左右,普通红富士批发价在2.0元/斤左右,去年在2.5元/斤左右。
 多位苹果批发商称,由于今年苹果出口减少,导致国内市场苹果供应量猛增,同样等级的红富士苹果身价普遍较去年同期下降两成多。
 记者了解到,已经有批发商今年干脆放弃做苹果生意,增加了对柑橘和香蕉等其他水果的采购。
 另外,超市和水果店销售的苹果身价普遍较去年有所回落,跌幅在两成左右。
 沈阳果品批发市场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坦言,近几年来,在沈阳做水果批发生意的人逐年增多,行业间竞争愈发激烈,前两年,苹果身价高涨难免有炒作之嫌。不少水果批发商连续两年赔钱,使得后期收购苹果的意愿降低,苹果价格也跟着跳水。
 果农:想办法开拓销路
 事实上,我省苹果的主要产区大连和营口等地的不少果农也因找不到苹果买家而心急。
 最近,营口盖州清石岭镇飞云寨村村民王太峰正为家里3万余斤苹果的销路而犯愁。“去年客商车队排成排进村收果,今年没几个人过来,水果窖里装不下这么多苹果,再找不到买家,这些苹果就烂在手里了。”11月9日,王太峰向记者谈及今年苹果的销路,忧心忡忡。
 据其介绍,当地是红富士苹果的主要产区,因为今年收购苹果客商数量明显减少,收购价也较去年同期跌幅三成多。比如优等套袋红富士苹果今年产地价在1.7元/斤左右,去年在2.5元/斤左右,而在前年最高价曾卖到3元/斤;普通红富士也由去年的2.1元/斤降到今年的1.4元/斤左右。
 记者了解到,王太峰所在的飞云寨村至今尚有近70万斤苹果没有找到买家。
 据王太峰透露,当地苹果主要依靠出口外销走量,在其看来,今年苹果销路不畅主要因为苹果出口量减少。
 近日,据国内多家媒体报道,山东、陕西和辽宁等多地苹果主产区的一些果农因为苹果找不到买家而犯愁,为了开拓销路,一些果农通过发微博信息引客商的关注。
 业内:三大因素挡住销路
 在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副秘书长沙立勋看来,在苹果产量继续增长的情况下,市场销售面临较大压力,目前苹果价格相比前两年出现两成左右的跌幅。
 据中国果品流通协会统计,今年全国苹果增产预计200万吨以上,增幅约5%,其中,辽宁苹果产量预计为250万吨,增产20万吨,增幅8.7%。
 不过,根据各地最新反映的情况,今年用于储存苹果的冷库预订情况却不似往年火爆。记者从沈阳果品批发市场了解到,目前,沈阳专门用于水果储藏的冷库数量较少,储存成本较高,200平方米的冷库一个月费用在10000元左右,因此只有用于出口的精品苹果用于冷库储存。
 据沙立勋分析,导致今年国内苹果价格走低销路不畅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苹果出口数量有所减少,据统计,今年1~8月份苹果出口量减少5万吨,下降幅度8%;二是加工苹果浓缩汁的减少,在高峰时,每年可以消耗700多万吨苹果,但近两三年由于加工果价格上涨等原因,导致产量下降,每年只能消耗400多万吨加工果;三是前两年,苹果的高价格对消费产生抑制作用,部分经销商连续两年亏损严重,资金短缺,进购苹果更为谨慎。
 沙立勋预测称,春节前后,随着消费高峰的到来,苹果价格将出现反弹,他认为,苹果降价后储存销售的风险有所降低,果商可以关注一些优等苹果。


来源:华商晨报
  • 农业合作社

庄河市光明草莓专业合作社

介绍:大连庄河特产----“思宇怡”无公害温室草莓。是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严格按照无公
  • 市场最新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