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新闻网7月22日讯(记者 郭晓娟 文/图) 宜宾市翠屏区凉姜乡素来就有川南水果之乡的美誉,一年四季水果不断。7月,又到葡萄成熟上市的时节,但今年,当地村民面对遍野葡萄铺地绿的景象时,多了些无奈之情,前期连续的降雨天气,使得该乡栽种的4000亩葡萄今年普遍减产。
果农焦心 葡萄晚熟减产
“买葡萄不嘛?2块5一斤。”7月22日,记者来到凉姜乡盛产葡萄的九里村,一名正在路边摆摊卖葡萄的老大爷招呼记者,并热情地邀请记者到他栽种的葡萄园里现采现买。
来到葡萄园,老大爷一边熟练地教记者辨别口味好的葡萄,一边扯开了话匣子。老大爷叫杨培富,是九里村人民组人,家里栽种有1亩葡萄。“去年7月初左右,我家的葡萄就开始陆陆续续成熟,并可以摘来卖了,一直到葡萄下市,我家这1亩地萄萄总共卖了1000多将近2000斤,收入4000多元。”杨培富告诉记者,今年雨水过多,葡萄晚了近半个月才可以采摘来卖不说,还减产不少,“估计今年1000斤葡萄都收不到,收入自然也会少很多了。”
与杨培富相比,将家里的田地几乎都用来种葡萄的同村高昌英大姐显得更为焦心,“我家种了4亩葡萄。”高昌英皱着眉告诉记者,去年,这4亩葡萄产出1万多斤,收入好几万元。“连续雨水天,光照不足,很多葡萄不等成熟就烂在了地里。我家今年的收成与去年比,至少减产三成。”
卖相不好 葡萄降价
“今年雨水多,葡萄从开花挂果到成熟,大约只有20多天的太阳天,由此造成的损失惨重啊!”凉姜乡水果协会会长张荣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直不停地在叹气。
张荣友说,今年许多果农的葡萄受雨水影响得了“痰祛病”,掉果多,预计全乡葡萄产量比往年减少一半以上。
今年葡萄会因为减产而卖得较贵吗?张荣友表示,受灾后的葡萄卖相不好,加上果子的味道也比往年差,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销售价格,去年一般的葡萄批发价在2—4元/斤,今年至少每斤会下降1元。
加强协调 确保销路
凉姜乡副乡长杨劲松告诉记者,该乡现有4000亩丈量面积的葡萄,受灾面积达到97%,预计经济损失达数百万元。
据其介绍,今年天气异常是造成葡萄减产的罪魁祸首,特别是三十年不遇的连续阴雨天气,使本地葡萄的生长受到极大影响,葡萄的模样变丑了许多不说,含糖度也较往年下降了1到1.5度。“口味甜,个头好看的优质果,往年占凉姜乡葡萄总产量的60%—70%,今年只占了20%。”杨劲松说。
据了解,为应对今年的多雨天气给果木带来的影响,该乡政府除专门聘请有关技术专家对果农进行培训、印制培育技术等宣传手册外,还经常派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教授果农裁培知识、如何实施银色反光地膜覆盖等。“葡萄依然减产,主要是对灾害性天气预见不够,明年,我们将扩大葡萄秧苗避雨栽培面积,以有效预防连续多雨气候。”
凉姜的“五灵坝”、“九里鲜”等品牌葡萄,在宜宾乃至外地都有很有影响力。针对今年的特殊情况,杨劲松说,在销售方面,该乡会积极动员果农将一般品质的葡萄尽量在本地销售,品质好的葡萄,则须通过水果协会统一销售,以确保凉姜葡萄的品牌和品质。
来源: 宜宾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