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的升高,湖城的水果价格也跟着“唱高调”。不少喜欢吃苹果的居民发现,湖城市场上的苹果价格已从原先每公斤4.5元,升至每公斤7元-8元的高价,部分品牌的苹果甚至接近9元。
记者从湖州浙北果品批发市场了解到,价格上涨明显的有隔年产新疆、陕西、山东等地的红富士苹果和福建永鹏芦柑,而时令草莓、油桃、枇杷等,更是卖出了每公斤10元-20元不等的高价,上市推迟的甜瓜价格也都处在高价位,枇杷价格更高。“以往都是‘每逢4月果压市’,但今年却不是这样。”经营果品批发的河南商人秦山重告诉记者,总体来说,今年水果的价位有点偏高。上海的甜瓜竟然卖出了每公斤8元,海南荔枝价格每公斤也在20元-25元。据介绍,这些品种皆因早春时节气温偏低、光照不足引起生产滞后,上市量少,价格自然而然就高了上去。更令人惊讶的是,在3月初时曾经降价大甩卖的菠萝,也从每公斤1.8元-2元的低价,攀升至现在每公斤4.5元以上的高价,进一步拉动了水果总体价格上扬。
记者了解到,水果价格走高,有多方面原因。首先是受季节性影响,新果产出减少。按常规,3月初开始,甜瓜应该小有规模,接下来南方的荔枝、大棚油桃、樱桃、枇杷、菠萝、草莓等时令水果上市逐渐增多,而隔年产的苹果、梨、柑、橙、柚等会集中倾销,构成4月份水果旺市。然而,由于不利的气候影响,造成今年消费与上市脱节,上市品种少,消费量大,给价格留下上涨空间。
另外,业内人士分析,清明节前的倾销,带来了供应链脱节。根据果市的惯例,开春后的水果销售以清明为临界点,即节前人们都要买很多水果,陈果几乎会被淘空,即使不被看好的品种也是如此,陈果过了清明节也不易存放,必须尽快找到出路,于是就有陈果集中倾销的情况。可今年陈果销掉后,新果又供应不上,这样各种水果的价格就自然上涨。同时,春游市场升温,也进一步拉动了水果消费。
来源:湖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