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智能温室里机器人种番茄,实现国内首创

劳动效率为传统设施3倍的工厂化番茄栽培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25%的智能温室机器人、节省水肥超10%的水肥管理技术……近日,北京市海淀区“未来农业”人才会客厅智慧农业专家论坛举办,6项设施农业发展海淀案例发布。

 智慧农业是发展趋势。海淀区2021年实施了北京市第一个高效设施农业试点,在翠湖智慧农业创新工场建起10万平方米智能连栋温室,为京津冀单体最大。目前该创新工场智能温室面积已达21万平方米。

 论坛上,智能连栋温室设施设备国产化创新与应用、工厂化番茄优质高产关键栽培技术集成与创新、智能温室专用机器人装备研发与应用等6项设施农业发展的海淀案例发布。

 “智能连栋温室设施设备此前高度依赖进口,每平方米造价高于2000元,拿不到核心装备技术不说,相关技术也难以适应北京本地的气候条件。”翠湖智慧农业创新工场相关负责人李新旭介绍。经过国产化,优化了智能连栋温室荷载、风载、加温、通风等核心参数,温室也更适合北京的气候,国产化率达到80%以上,建设成本降低了30%。

 智能连栋温室里种什么?工厂化种植番茄!李新旭介绍,实践中集成创新了关键栽培技术,让劳动效率达到传统设施的3倍,还创新了夏季多头苗、双头苗等不同苗龄番茄嫁接育苗技术,种苗成本降低30%以上,采收期延长30天以上。水肥管理技术则在无土栽培环境下节省水肥超过10%。目前温室内大番茄产量每平方米超过42公斤,樱桃番茄产量每平方米超过17公斤。此外,今年5月还建成投用了北京市首个半封闭温室,实现了北京地区番茄越夏生产。

 智能温室里谁来种地?有专用机器人!针对大型连栋温室运营人力成本高的问题,创新工场打造了设施农业全产业链无人化或少人化的机器人作业模式,开发了多传感器融合的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和设施番茄花朵和果实识别定位系统,番茄采收机器人、喷雾机器人和自适应授粉机器人大大节约了劳动力,还减少了25%的化学农药使用,形成国内首个设施番茄少人化蔬菜工厂。

 论坛上,海淀区农业农村局与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签约开展产教研合作,海淀区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挂牌成为中国现代设施农业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人才培养实践单位”,各方将共同在就业推荐、顶岗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员工培训等多个方面开展合作,共同打造产教融合的新生态,助力“未来农业”发展。作者:孙颖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农民经纪人

薛立俊

主营:禽蛋购销

殷爱林

主营:禽蛋购销

平度市德诚饲料原料经营部

主营:饲料、有机肥原料出口及国内销售

玉田县环宇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主营:中甘甘蓝-铁头包菜-北京三号白菜-秋绿60-黄心白菜-荷兰土豆-早大白马铃薯-长

殷保顺

主营:鸡蛋
  • 农业合作社

天翔蔬菜水果合作社

介绍:“大民屯大白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目前,大民屯镇白菜年均种植面积在5万亩以上。大民

顺景水果专业合作社

介绍:沙糖桔品种具有无核,果色鲜艳,含糖量高,肉质清甜、爽脆化渣、皮薄汁多,口感蜜味清

金华市仙源蔬菜合作社

介绍:我处有大量毛芋销售,分三个等级,大中,小,价格面仪.

青岛博洋生态园有限公司

介绍:茄子、尖椒、圆椒、西红柿、黄瓜及大白菜等各种叶菜类蔬菜。
  • 市场大户

黄保能

主营:蔬菜配送、加工

王剑

主营:调味品

张昆

主营:水产、副食品

孔祥伟

主营:批发南方菜

褚金成

主营:杂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