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平凉红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

近日,走进位于甘肃静宁县威戎镇的嘉育牧业肉牛养殖基地项目现场,机械轰鸣,工人们加紧作业,一派如火如荼的建设景象。

 嘉育牧业肉牛养殖基地项目占地90亩,计划总投资6175万元,其中招商引资资金4510万元,建成后养殖规模达2400头左右,将对当地发展“平凉红牛”产业链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扩规模、延链条、抓品种、建项目……近年来,平凉市立足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围绕“三基地两区”建设目标,把平凉红牛产业作为强市富民的主导产业,列为全市九大重点产业链之一,集聚各方资源,坚持不懈扩量提质创牌增效,产业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

 在前不久举行的平凉市招商引资(北京)推介会暨平凉红牛系列团体标准发布会上,《平凉红牛种群鉴定标准》《平凉红牛繁殖技术规程》等6项团体标准现场发布,“平凉红牛系列团体标准的发布,为我们行业发展带来了好消息。”甘肃旭康集团食品有限公司销售副总经理闫博说。

 这些标准的发布,初步构建了涵盖种群、繁育、饲养、屠宰分割等多环节、全链式的平凉红牛标准,对提升平凉红牛产业标准化、科学化、品牌化发展水平,推动平凉红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平凉市注重发挥“甘味·平凉红牛”品牌优势,扎实推进平凉红牛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仅2023年,平凉红牛品牌及产品荣获中国国际肉类产业周“最受关注品牌”“最受关注产品”、2023中国地理标志区域公用品牌声誉畜牧类100强、2023中国畜牧地理标志区域公用品牌“品牌传播奖”等奖项,经兰州大学评估,“平凉红牛”品牌价值达222.77亿元。

 同时,当地大力实施“万千百十”扩繁计划,累计培育存栏万头以上产业强镇12个,存栏千头以上养牛专业村43个,存栏百头以上标准化示范场50个,存栏十头以上养牛大户1.64万户,建成规模养牛场369个。截至2023年底,全市牛饲养量、出栏量分别达103.13万头、44.11万头,全产业链产值达160亿元。

 为加快推进平凉红牛新品种培育进程,平凉市与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签署合作协议,开展院地联合科技攻关,建成中国农科院西部肉牛种质创新基地,积极打造平凉红牛国家级育种核心区。大力实施“强龙延链”工程,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34家,研发生产牛肉制品、骨制品、皮制品和生物制品共6大系列112种,在国内大中城市开设专卖店、直营店60多个。

 近3年,平凉市争取中央预算内和中省财政补助资金51项5.03亿元,全力推进牛产业项目建设提质增效。链长制推行以来,全市共谋划实施重点项目95个,投入各类项目资金14.49亿元,撬动社会资金投入10.6亿元,平凉红牛交易中心、昊康牧业、陇上草饲草料加工等项目建成投产运营,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支撑引领作用。作者:田丽媛 来源:新甘肃·甘肃日报
  • 市场最新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