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永川:智慧蚕桑助力产业振兴

走进位于重庆永川区的“现代蚕桑产业仙龙基地”,无人化生产车间里胖乎乎的蚕宝宝被置于饲养盘中,在这里各种智能化设备成了“饲养员”。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蚕桑产业发展至今仍是部分地区富民强区的支柱产业。传统蚕桑生产可是个辛苦活儿,现代养蚕有什么“黑科技”?

2023年,由西南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夏庆友团队创建的智能化养蚕基地“现代蚕桑产业仙龙基地”在重庆永川区建成。4000平方米的养蚕基地可以实现全年无间断养蚕,年养蚕最高可达1000盒,产茧40吨。

这里的蚕房被打造成10万级无菌恒温恒压控湿空间,通过自动导引运输小车,一摞摞放置蚕宝宝的饲养盘被运送到自动投喂系统,由桑叶粉、玉米、豆粕等原料合成的人工饲料通过无人设备投喂给蚕宝宝,每台无人投喂机可同时投喂2万只蚕。

“跟传统家蚕养殖的区别之一就在于我们是用人工饲料养蚕,这样可以实现高密度养殖。”西南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生物学研究中心副教授沈关望表示,传统养蚕一平方米能养的蚕,现在用人工饲料养殖就可以把饲养盘垒成多层,场地利用率可提高4到5倍,恒温恒湿的厂房每年可以养蚕20批次,也就是说同样一个厂房每平方米的利用率提高了20倍左右。

据了解,目前该基地主要生产的药用僵蚕是100多种药物的原材料,年产量达100吨,产值近2000万元。基地还生产出了功能性蚕丝骨钉、骨修复蚕丝支架、蚕丝功能性敷料、蚕丝功能蛋白等高附加值生物 制品。

“现代化、集约化的饲养方式,充分节约了劳动成本和土地资源。团队研发的新型家蚕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实现了养蚕全流程的自动化,同时借助大数据进行智能决策,真正实现高效低成本饲养家蚕。”西南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夏庆友说。

重庆永川区新城建设党工委委员、区新城建管委副主任汪丹表示,目前永川区蚕桑产业完成了600亩的草本桑园建设,实现了全机械化采收。同时,通过建设蚕桑科普基地,打造了一个集研发、生产、科教、观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园,吸引了大批来参观、学习、旅游的人群,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和经济发展,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得到提升。 来源:新华社
  • 农民经纪人

殷保顺

主营:鸡蛋

阎洪博

主营:禽蛋购销/巴斯夫预混料

罗洪臣

主营:饲料生产

姜洪太

主营:禽蛋购销
  • 农业合作社

济宁市任城区绿润生态园艺专业合作社

介绍:蔬菜、林果、花卉的种植、销售及休闲观光、采摘、仓储、配送

上海红艳山鸡孵化合作社有限公司

介绍:我合作社从事特种养殖有近十年,养殖品种多达二十余种:德鹅等,我场的鸿雁珍禽养殖基

陇县安宁农民专业合作社

介绍:陇县安宁核桃有限责任公司(陇县安宁核桃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地处渭北高原西部边缘地

江苏丰县首羡广源集团

介绍:我处位于江苏北部丰县,临山东金乡、鱼台的交界处,是全国最大的无公害洋葱生产基地,

宏峰养殖基地

介绍:常年供应: 肉牛:西门塔尔肉牛、夏洛莱肉牛、利木赞肉牛、鲁西黄牛、三元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