磅礴乌蒙产业兴——毕节市因地制宜推动农业大发展带动群众增收

群山苍茫,江河浩荡,转眼又是辞旧迎新之时。2021年的脚步渐行渐远,2022年的曙光穿云而来,乌蒙山水间气象万千。

回望来时路,辛勤耕耘换来累累硕果。展望新征程,美好时代铺开宏伟蓝图。过去一年,毕节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山地特色农业产业稳步发展,广袤农村一片片产业园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因地制宜,山旮旯变“聚宝盆”

岁末年初,记者来到百里杜鹃管理区黄泥乡坝子村,田间山野白雪覆盖。走进该村产业大棚内,刚种下不久的羊肚菌正冒出头来,即将在春节之际迎来上市。

“羊肚菌营养价值高、卖价好,但是种植的季节性比较强,对管护的要求也很严格。”基地负责人吴正远说,去年底承包了53个大棚种植羊肚菌,农忙时节每天在基地务工的群众有20多人。


结合自身实际盘活村集体资源,坝子村引进企业大力发展生态型、经济型产业,在有效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带动了群众就业增收。“现在我们周边有辣椒基地、烤烟基地、羊肚菌基地等,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就业机会。每天工资一百块钱左右,只要人勤快,每年做个一两万块钱不成问题。”村民代梅琼说。

因地制宜谋发展,深山奏响“致富曲”。

在七星关区朱昌镇双堰社区公鸡岭,一只只精神抖擞的乌鸡正在嬉戏、啄食。“忙的时候,我就通过手机查看各养殖场,遥控喂养。”饲养员邓海向记者介绍,点开手机上的智慧养殖系统,随时可监测养殖场实时情况。

2020年4月,致公党中央派驻双堰社区第一书记潘之源通过考察,决定依托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引进盐津乌骨鸡带领群众发展养殖,并为鸡取名为“乌蒙玄凤”。引进优质种源的同时,他决定打造集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和大数据于一体的智慧生态养殖基地,把数字技术植入产业。

“通过打造智慧生态养殖基地,建立产品品质追溯体系,证明我们养殖的鸡品质好,这样才能卖出好价钱。”潘之源说,现在168元一只的“乌蒙玄凤”正源源不断“飞”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居民的餐桌上,邻近春节订单更是持续增加。

看到养殖势头好,群众也积极参与进来。2021年,当地居民王万元跟着喂养了500只鸡,养殖场免费提供技术,社区合作社保底回收,一茬鸡纯收入8000多元。“下一步,我准备将养殖规模扩大到1500只。”王万元说。

特色产业欣欣向荣,群众生活日新月异。目前,“乌蒙玄凤”年出栏达4.6万羽,产值550余万元,带动50多户居民增收致富。

守护生态,绿水青山成“金山”

“这里的椪柑和脐橙汁多味美、香甜可口,摘点回去送给亲朋好友。”元旦期间,家住毕节市七星关区城区的魏海约上好友,驾车前往赤水河畔的七星关区大屯乡大河村采购柑橘上千斤。

巍巍乌蒙山间,清澈的赤水河缓缓流淌。河岸边,一片片柑橘林黄绿相间。走进村子,林间枝头挂满了椪柑、脐橙,金灿灿的果实把温馨的农家小屋紧紧环绕。

依托赤水河谷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环境,大河村历来有种植柑橘的传统。时光回溯到2017年7月,该村在脱贫攻坚的大潮中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推动产业发展,不断完善柑橘基地管护和补植补种,目前柑橘、脐橙等经果林产业已发展到3000余亩。


村民曾显才一家曾是贫困户的,如今早已凭着耕耘家门口的“橙色产业”摆脱贫困,一步步迈向小康。“我们家5亩多地,多数种脐橙,有少数椪柑,可以从冬天卖到春天,每年收入3万元以上。”

如今的七星关区,柑橘产业(含橙子)已成为第二大水果产业,种植面积达40000余亩,年产值超过1亿元,带动群众近10万人增收。

守护绿水青山,才能收获“金山银山”。

走进纳雍县厍东关乡陶营村,上万亩樱桃树遍布山野间。每年春暖花开时节,美丽的樱桃花洁白如雪,把大山深处的小村庄装扮得美轮美奂。及至樱桃成熟时,游客更是络绎不绝,农旅融合发展让当地群众腰包鼓起来。

然而,20世纪末的陶营村,村民却是以烧砖瓦营生,生态破坏十分严重。“以前是风一吹、满身灰,回家洗把脸,水都是黑色的。”回忆起曾经的日子,村民杨德胜思绪万千。如今,他们家种了3亩多樱桃,还搞起了餐饮,每年收入50000元以上。

时光回溯到1996年春天,敬业的纳雍县农业局农艺师徐富军在陶营村搞农业研究时,偶然发现一棵樱桃树的樱桃颗粒大、肉质厚。随后的几年,通过不断探索试验,闻名遐迩的“玛瑙红”樱桃诞生了。年复一年,昔日坑洼的田间地头种满了樱桃树,陶营村人告别了烧窑为生的日子,“旅游饭”一年比一年吃得香。

风正帆起,乌蒙处处产业兴

春华秋实结硕果,深耕细作见真章。

依托乌蒙山麓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毕节市各级党委政府积极谋划产业,团结带领群众真抓实干,黔西北大地处处产业兴旺。


2021年,毕节持续优化产业布局,特色产业发展迅猛。12个农业特色产业持续壮大,建成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232.16万亩,成功申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基地53个,食用菌、肉牛、生态家禽等产业规模位列全省第一,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5%。“乌蒙山宝·毕节珍好”公共品牌享誉省内外,七星关生态鸡蛋、大方天麻、织金皂角、金沙贡茶、威宁高山冷凉蔬菜、纳雍滚山鸡等一大批农特产品走俏全国。

在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毕节培育了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52家、合作社17662个、家庭农场2468家,组织培训农民13.79万人。建成高标准农田375万亩、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项目134个,储存量2.92万吨。开展农业清洁生产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1258万亩。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570.86万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41.29%。建成“益农信息社”覆盖全市80%行政村,持续打通农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

记者从刚召开不久的毕节“两会”上获悉,今年该市将做优做强农业产业,推进农业产业纵深发展,努力实现农业增加值增长6.5%。通过大力推进“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合作模式,完善市场主体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将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0家。

未来五年,毕节将实施绿色农产品加工提升和品牌培育行动,加快蔬菜、食用菌、中药材、辣椒等全产业链发展,力争“十四五”末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0%。实施特色优势农业示范工程,推进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以绿色、有机及地理标志农产品为方向,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农特产品,瞄准粤港澳、长三角等主要消费市场,构建农产品市场和冷链物流体系,建立稳固的销售渠道,促进“黔货出山”,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汪瑞梁
  • 市场大户

安义明

主营:特种蔬菜

陈加新

主营:四方蔬菜商行主要经营内蒙、甘肃、云南等地的土豆、胡萝卜、黄瓜、四季豆、豌豆

余少红

主营:特种蔬菜

李长国

主营:白鲢、草鱼(鲩鱼)、花鲢(胖头鱼)、鳊鱼(武昌鱼)、红尾鱼等

包永

主营:代购代销豆角、大白菜、黄瓜、西红柿、菜花、菠菜、茄子、洋白菜、韭菜、莴笋、香菜、
  • 市场最新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