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华灯初上的时候,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南丰镇的不少居民会到万寿村光伏长廊惬意散步,与该村村民一起分享灯光下的乡村夜晚。
万寿村地处封开县南丰镇东部,属于亚热带北缘季风气候,拥有夏长冬短、日照充足的气候特点;村域面积约8.92平方公里,坐拥丰富的林地与山地资源,交通便捷,具备开发地面光伏产业的天然优势。万寿村充分利用自身入选省培育典型村的契机,并与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携手合作,主动挖掘当地光照与土地资源潜力,积极探索“光伏+”乡村振兴新路径。工作队队长游元雄介绍,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深入一线走访联系党员干部群众,发挥党支部集体智慧并结合中国华电资源优势,按照“工作队谋划、村经济合作社实施、合作社及村民受益”的原则,创新探索“光伏长廊”产业增长点,确定万寿村首期产业发展项目为光伏发电长廊。
“将绿色能源开发与乡村民生改善、文化传播深度融合,实现‘一块光伏板,带动多方面’,这是‘光伏长廊’一体化项目的最大亮点!”中国华电集团广东公司派驻封开县南丰镇万寿村第一书记陈锋说道。去年10月开始谋划光伏长廊项目,涉及70多户400多人,由中国华电定向捐赠159.6万元帮扶资金支持建设,在南丰镇党委及万寿村“两委”的帮助协调下成功落地,项目总长约300米,总装机容量约300kW,采用转化率超23%的高效晶硅组件,利用村内闲置空地及道路沿线空间建设光伏长廊,总覆盖面积约1500平方米。光伏长廊建成后无偿捐赠给万寿村使用,投入运营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村集体收入所有,经测算,项目年均发电量约35万度,所发电量优先满足村内公共设施使用,剩余电量并入电网,每年可为村集体稳定创收16万元,收益期限长达25年,形成“一次投入、长期收益”的集体经济增收模式。在长廊内安装80多盏太阳能路灯,并在长廊内设置乡村振兴成果展示板、法治宣传专栏、历史文化介绍区,将光伏长廊打造成为政策宣传、文化传播的“露天课堂”,为“绿美乡村”建设注入新活力,实现了“发电照明+宣传+休闲”的“光伏+”多维价值。
除了光伏产业,封开县南丰镇万寿村还大力发展砂糖桔产业,使其从单一果品发展成为带动农业转型、农民增收的“富民产业”,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2019年,肇庆市百丈红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万寿村建立了300亩砂糖桔种植基地。经过数年发展,2025年,该基地预计产量可达约150万斤,产值约500万元,成功带动周边100多户农户投身南丰砂糖桔种植产业,为农户搭建起稳定可靠的产业增收渠道。该公司总经理植志荣介绍,从2025年9月29日开始,每天(除国庆节假期外)都有收购商上门,平均每日发货量达2万斤。
为拓宽销售渠道,增加果农收入,工作队不仅派出工作人员每天下午5到7点化身主播,在镜头前热情推介,而且还邀请当地大V等走进果场参与直播。陈锋说,希望通过开展直播的方式,扩大砂糖桔销量,我们还注册了商标,助力农民增收。(作者 姜晓丹 黄瑛居)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广东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