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乐清:智仁乡深耕特色农业让“寸土”生“寸金”

七月,骄阳似火。市区55公里外的智仁乡,山野间充满甜蜜的味道。

智仁位于温州乐清最北端,拥有1.5万亩竹林,被称为“乐清小安吉”。智仁春笋广为人知,每到笋季,相比发达地区,这里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如何进一步做大产业,推动实现跨越式发展?智仁乡给出的答案是:打造新“明星”富硒农产品,在有限的土地资源里做功课,提升亩均效益。

夏日的智仁乡。沈沁泽/摄

跟着小坑岙村“一肩挑”干部项杨青爬了一小段山路,我们来到山腰一块平地。与人齐高的果树上,一个个圆滚滚的果实掩映在绿叶间,这是“网红”水果蜂糖李。前年底,村里翻整15亩荒地,试种了800株李树。“卖得好的话,就发动村民一起种。”他说。这是继牛奶玉米、胡豆、番薯之后,村里试种的第4个富硒农产品。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抑制癌细胞生长等功能。4年前,智仁乡邀请温州农科院专家调研时发现,这里的高山土壤硒元素含量较高,非常适合发展富硒特色产业。于是,智仁乡与温州农科院党建联建,采取政府组织产销、村委广泛发动、农户日常照料的模式,种植富硒农产品。

有机种植、富硒抗癌,加上高山温差带来的更好甜度,这里的农产品身价跃升。“以前村民自己随便种点番薯,每公斤只能卖1元。去年,我们试种了澳洲紫白、哈密、西瓜红等4个品种,每公斤可以卖到4元。”项杨青说,去年,村里共卖出了近3万公斤富硒番薯,增收11万元。

有别于小坑岙村的分包种植,象周村采取了成片种植模式。前不久,入村口的20亩牛奶玉米丰收,不到半个月就卖出了1万多公斤。该村“一肩挑”干部陈夫友说,以往,这里除了种植水稻外,其他时间都闲置着,偶有一些农户会种点番薯、毛豆。闲散的种植方式成本高,产量品质却低。为提高资源使用率,乡里将分散的农田集中整合,统一种植富硒牛奶玉米。

富硒农作物的品种也是经过优选的。该乡干部告诉记者,这几年,他们试种过白萝卜、甜瓜等农作物,根据市场反馈调整品种、面积,筛选掉竞品多、单价低、特色不够鲜明的品种后,目前主打富硒番薯、牛奶玉米等农作物。这些富硒农产品经过统一包装,以“线上+线下”的销售方式走出大山,受到了市民的欢迎和好评。

市场反响好,农户信心足。如今,全乡富硒农产品种植户由50余户增加至150余户,种植面积由近20亩扩大至150亩。不过,扩大规模不是最终目的,让有限的资源产出更多效益才是追求。该乡干部举了个例子,目前富硒玉米亩均产量750公斤,较之前增长了50%。按照均价每公斤16元来算,亩产值达1.2万元,较之前翻了一番。他们还在探索林下走地鸡养殖等立体农业模式,进一步提升资源使用效率。

杜鹃花海。智仁乡供图

富硒农产品让“泥土地”变身“黄金地”,富了村民美了乡村。整合资源,智仁乡正在谋划一步大棋:在露营基地—杜鹃花谷—太湖山天空之镜精品旅游路线的基础上,植入高山富硒农产品,再打造雅竹卧云度假村、大台门教育研学基地等项目,让大家来到智仁,从吃一餐向玩一天,再向住一夜转变,实现“游客引进村、特产卖进城”。(乐清市融媒体中心 蔡甜甜)来源 : 中国网温州
  • 市场大户

安永阔

主营:代购代销大白菜、黄瓜、西红柿、菜花、菠菜、茄子、洋白菜、韭菜、莴笋、香菜、西葫、

王金奎

主营:大水产品加工外调

孔祥伟

主营:批发南方菜

陈国安

主营:蔬菜

孟庆文

主营:豆角、冬瓜、苦瓜、青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