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江苏盐城市大丰区农业农村局最新农情显示,全区现已拥有农业类中国驰名商标2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4个,绿色食品168个,有机食品7个,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87.9%。久禾生物入选首批长三角地区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裕华大蒜、南阳辣根、恒北早酥梨上榜全国第一批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恒北早酥梨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继“裕华大蒜”入选江苏农业品牌目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恒北早酥梨”、“恒喜”食用油、“南祥”辣根、“黄海东沙”紫菜、“久青禾”杏鲍菇等入选江苏农业品牌目录产品品牌后,近日,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公告,公布全省经审定的新一批入选江苏农业品牌目录的16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大丰大米”“大丰麦仁”2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成功入选。
在全力推进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中,大丰区农业农村局系统站位高、意识强,充分认识打造绿色优质农产品既要靠科学种养 “种” 出好底子,更要靠全程监管 “管” 出好口碑。坚持从源头筑牢质量根基,聚焦日常监管各环节,以钉钉子精神抓实抓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为品牌建设注入坚实保障。
落实监管对象摸排。摸清辖区内农产品种养主体和收储运主体名录,实行动态更新,持续扎实推进规模主体入网监管行动。对重点问题农产品种养者名录信息实行动态调整、及时更新,确保信息真实有效。推进信用监管,按照种养主体风险等级,划分重点监管名录,实行差异化监管。
落实宣传培训指导。区、镇两级监管机构对农产品种养者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培训,包含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执法监管要点、农兽药残留限量知识、绿色种养殖技术等。印发禁限用农药名录、禁停用兽药名录、易检出药物清单等宣传张贴画,在辖区范围内造浓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热潮。多科室、站、队联动,持续实施农业标准化提升行动,积极推广统防统治、绿色防控、健康养殖等技术,推动“药肥双减”,加大宣贯力度,实现有标可依、按标生产,全面提升种养主体科学种养能力和药残限量意识。
落实日常巡查督查。该局农产品质量安全条线以农业农村部制定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指南》为指引,建立日常巡查记录,按照风险等级划分,开展差异化巡查。对规模种养主体,实现上、下半年巡查各100%全覆盖,对日常巡查发现存在违规行为的,责令限期整改并跟进督促落实。聚焦“七鱼三菜一蛋”专项治理行动,大丰区农业农村局成立10个包保指导组,累计入户指导94家次,出动261人次。
落实农残快速检测。2025年食用农产品质量定量检测不少于2批次/千人,目前全区已累计完成定量监测759批次。同时,进一步强化镇、村监管、检测队伍建设,全面推广胶体金快速检测技术,涉农乡镇(街道)全年采用胶体金快速检测不少于800批次,“七鱼”则实现上市前“双报备”“批批检”。
落实合格证应用指导。把承诺达标合格证管理作为工作重要内容,全区建成28个承诺达标合格证服务站点,今年计划再新建15个服务站点,并配足力量,确保服务站点正常运行,为种养主体提供出证指导服务。(朱明贵杨姝)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