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市场整体成交情况稳中有升,成交量和成交额同比小幅攀升10.7%和0.7%。其中水果量、额同比下滑9.0%和5.4%,蔬菜同比增幅为34.9%和13.8%。交易特点有以下几项:
一、客菜区交易活跃,影响力提升是关键
市场客菜交易区在本月交易活跃,成交量、额同比分别提升了23.2%和14.6%,各省来源菜中山东菜的增幅最大,同比为29.0%,其次为福建菜,同比为22.4%。整体分类中鲜菜类蔬菜的同比增幅较大为25.8%,干菜类蔬菜为19.6%。进货商中义乌和衢州两地增幅居前,采购量同比分别递增18.3%和25.0%。
交易活跃的主因与影响力的提升有关。市场客菜车载交易情况好转,产地当日直发车增多,“量大新鲜”不仅吸引了本地采购商,同时对周边县市的采购商产生了影响,义乌衢州两地进货商的明显增多佐证了这一点。新鲜是关键,量大意味着价格有优势,采购商的增多同样助推交易品种更迭速度,进一步保证了新鲜和实惠,促使交易区进入了良性循环。
二、莴笋量大价贱,市场多举措助农售笋
4月中下旬,市场内本地产莴笋大量上市,较去年同期提前了十天左右,日均进场量为120吨/天,同比递增40%。月成交均价0.3元/公斤,而去年同期为2元/公斤,同比降幅为85%。引发此轮莴笋价格暴跌的原因有三点:一是全国各地莴笋产区蓬勃发展,普遍丰收,以致本地莴笋外销困难;二是今春天气晴好,气温适宜,莴笋生长迅速,提前上市与其他品种蔬菜形成冲突;三是此季莴笋品质普遍偏低,难以有效的抬升售价。
为防止“菜贱伤农”情况的进一步加剧,免所有成交均价在0.2元/公斤以下的服务费,减轻菜农负担。同时至4月底,免除所有进场采购大宗莴笋车辆的停车费、管理费、卫生清运费等,并优先占用最佳停车位,力求让莴笋采购车辆作业顺畅,系供销系统6家金华供销农超和20家闪超便民店平台,系莴笋制品加工厂家进场收购,安排专人司磅服务,并规划特定区域给予收购商进行莴笋粗加工,提高的收购效率;四是协调下乡。协调组织莴笋经纪人下到田间地头直接收购莴笋,减少中间环节,场及时与本、外地媒体联系,扩大宣传面,共推莴笋销售。
三、姜涨蒜跌两相宜,供求关系为主因
市场内销售的生姜分老姜和嫩姜两类。来源地以山东潍坊产区和福建龙岩、宁化一带产区为主,日均销量12吨左右,月成交均价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较大,老姜12元/公斤,去年同期为9元/公斤,增幅为35.6%;嫩姜为27元/公斤,去年同期为22元/公斤,增幅为22.7%。而与之相反今年新蒜的价格要实惠的多,4月中旬新蒜上市,早于去年同期半个月左右,日成交量约10吨,成交均价为2元/公斤,相比去年均价3元/公斤,同比下跌了33.3%。
姜涨蒜跌的变化均源于供求关系。去年山东产区“毒生姜”事件引发的食品安全危机,生姜大面积销毁,导致几乎无姜可存售,而新姜种植面积的减少进一步令市场中流通的生姜缩量,带来求大于供,推高了姜价。而新蒜的提前低价上市,也是源于蒜农普遍看跌今年的大蒜行情,提前减少库存,放量上市,压低了成交均价。
四、香梨苹果销量下滑,减产惜售推高果价
去年新疆香梨产区因天气原因减产明显,今年以来一直求大于供,经过春节期间的放量销售,随后几个月的到货量变得寥寥无几。月成交量同比下滑70%,综合各品种成交均价为12元/公斤,去年同期9元/公斤,涨幅为33.3%,特级香梨因量少更是涨至14元/公斤。紧随着香梨,苹果也出现了缩量涨价的行情,月成交量同比下滑37.5%,综合成交均价为8.4元/公斤,同比涨幅为20%,优质苹果更是价冲14元/公斤。与香梨减产情况所不同的是苹果的此轮行情源于产区冷链设施的建设,技术的提升促使苹果能够近乎无损耗的存放更长的时间,给果农增加了信心,同时也出现了惜售心理。
五、时令水果无一不涨,成本推手终难逆转
市场上近期销售的各品种时令水果如哈密瓜、樱桃、枇杷、西瓜、荔枝、香瓜、甜瓜和芒果等,果价无一例外的处于同比上涨状态,增幅为35.7%、25.6%、21.8%、18.5%、17.2%、14.7%和10.8%,过高的果价令销售形势疲软,经营者销售压力增大,频频控制单次进货量以缓解损耗。价涨的主因还是源于成本因素,其中流通过程中人工成本占据较大比例,其次是运输成本和损耗成本。
六、趋势预测
进入5月份,本地春季蔬菜的大量收获,将会继续提升本地蔬菜的上市量,花色品种丰富程度增加,销量不出现异常情况,菜价在下月将会处于稳中有升的态势。
水果方面大宗品种西瓜和荔枝将会陆续大量到货,西瓜主要来源地由海南、云南两省变为上海和江苏。西瓜价格现已居历年高位,预计再有大幅攀升的机率不大,而荔枝初期上市价位甚高,回落企稳还需一定的时间。(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