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各类农产品的消费量大大增加,为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购买需求,石门市场在“三五”战略规划中就提出了,要依托市场现有资源,实施内部升级改造,提升单位土地最大效益,打造首都安全农产品第一集散平台的战略目标。其中第一个提升即是建立猪肉批发交易大厅,提升猪肉交易科技信息现代化水平。为早日实现第一个目标的提升,自2013年6月16日起石门市场对原肉食水产大厅(二号厅)进行扩建,建成后的猪肉批发大厅将采用电子结算模式,并于2014年1月底正式投入使用。电子“心”的启动,大大提升了方便、快捷、安全的服务理念,以肉品质量可追溯为特点的新型猪肉批发市场正式投入运营。扩建后的猪肉批发大厅与之前相比呈现三大特点。
特点一:完善的硬件,为经营者创造了良好的交易环境
新扩建的猪肉大厅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80平方米。扩建猪肉大厅依托原肉食水产大厅共2层,一层为猪肉批发,采用整体轨道方式,轨道总长1477.6米,其中使用长度为948.6米,满载量可悬挂猪肉2750头。信息现代化的电子结算方式,方便了交易流程。一层猪肉冷藏库共计6间,可储存猪肉240吨,二层猪肉冷藏库,共计25间,其中20吨库11间,30吨库14间,满载量可冷藏猪肉880吨。厅内还设有两部电梯,方便商户存取货物。猪肉批发大厅北侧共设有10个进货口,可同时进行理货。
特点二:良好的供销消环节,保障了区域供应链的形成
石门市场积极开展对外招商工作,严把食品安全关卡,结合市场交易时间走访了周边的农批市场,并与北京10家规模较大的屠宰厂家签订了长期合作意向;同时,肉食水产大厅共有猪肉销售商130户,形成了优良的猪肉交易群资源,真正发挥了市场供应和平抑物价的作用,为市场交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特点三:提升软件信息化进程,方便了交易环节
新扩建的猪肉批发大厅,改变了市场多年来清一色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现金对手的交易模式,一种让经营者和消费者感觉新颖的电子结算交易模式,随着猪肉批发大厅启用日期的临近渐渐揭开面纱。
为使猪肉大厅电子结算系统顺利投入使用,市场21名工作人员在聘请的电子结算系统工程师的组织下进行了为期6天的专业技能培训,分别从理货、结算和信息技术处理三个环节分批进行。培训内容涉猎猪肉交易厅电子结算系统的原理、使用、日常维护等,并针对培训内容,进行了模拟实际情况的操作演练。截止到目前,参加培训的工作人员基本上达到会操作会使用,为今后更好的服务于市场商户和广大消费者做铺垫,同时电子结算交易模式对于猪肉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的健全完善将起到推进作用。
电子“心”的启动,推进了石门市场信息资源的共享,每天交易信息会传送到猪肉批发大厅数据库,形成储存于电脑内的台账,市场管理员通过该电子结算系统,可以查询交易记录,已交易的农产品品种、数量、价格、来源等信息一目了然。同时,市场信息技术员每天对电子大屏信息进行更新,保证与大厅内交易信息一致,通过交易信息资源的共享,从而进一步稳定猪肉价格,保障区域消费者放心、快捷的进行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