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流转土地2.7万亩建起高端水稻种植基地,引进新品种30多个,采用工厂化育秧、生态种养模式等新技术,大米的品质得以提升,“身价”不断上涨。”近日,宁夏兴唐米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茂红告诉记者,在“优质优价”实例的引导下,灵武及周边市县许多农民与兴唐米业结盟,签订粮食订单,标准化种植优质水稻,由此带动3万多农户每年增收2200多万元。
兴唐米业与农民抱团闯市场的业绩单,正是银川市发挥企业带动、园区引领、合作社趟路这“三驾马车”功效,发展“三精”农业的生动案例。
近年来,银川市全力发展以“精挑细选、精耕细作、打造精品”为主的现代农业。在贺兰县新平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园区,种田成了体面职业。“园区占地1万亩,集技术推广、生产销售为一体,是国家级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园区。”据这里的负责人介绍,进入园区从事设施农业生产的有1200多户农民,每栋棚收入超过2万元。
银川市农牧局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科技示范园区已有52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201家,其中国家级、市获得“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的农产品品牌已达420多个,数量位居全区首位。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6200多元,同比增长12%。 (宁夏新闻网 记者 高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