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现代农业描画美好新农村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在安徽省“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凤台县店集村,村民苏纪胜美手捧金灿灿的麦粒滋滋地说,今年的高产田亩产达到了1100斤,麦子还没收完,种子公司就找上了门: 

 苏纪胜:我们全村的小麦都被种子公司定购了,价格每斤比市场价高1毛3、4。 

 2008年开始,安徽通过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吸引社会资金,逐步建设44个“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4年来,实验区里农业发展方式、农民就业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店集村村民苏纪胜有了合作社的全程“保姆式”土地托管服务,干农活不仅省了力,收入还增加了不少: 

 苏纪胜:地还是我的,收成是我的。耕、种、收、打药什么都是托管中心负责。少投入、增加收入,算下来,每亩地少投入240元,多增收440元。 

 洪林镇施村是当地有名的“没有土地”村,全村3000亩土地通过整合全都实现了土地流转,洪林镇党委副书记严家富告诉记者,标准化的农田建设让农业生产条件大大改善,这里的地也成了“香饽饽”,吸引了江苏一家投资公司投入5千多万在这里建设高标准蔬菜基地: 

 严家富:这样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以后,这些龙头企业也比较愿意过来投资。 

 除了土地流转费外,蔬菜基地大量的用工也让村民们有了不菲的收入,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严家富:特别是蔬菜基地需要大量的工人,周边的村民组农民都纷纷过来打工,保底工资1500,临时工80块钱每天,这样一户中老年的收入就增加了三到四千元,年轻一点的工资更高。 

 如今从淮北到江南,安徽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正努力由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大生产转变,成为建设美好乡村的窗口。安徽省财政厅农业综合开发局局长王建培: 

 王建培:就是想通过园区建设这个形式,来聚集现代农业的要素,来发挥示范区的带动和引领作用,让现代农业的种子在更大的范围内生根、开花、结果。 

  • 市场大户

王玉明

主营:金针蘑、鸡腿蘑、菠菜、青椒、尖椒

高德刚

主营:代购代销韭菜、豆角、大白菜、黄瓜、西红柿、菜花、菠菜、茄子、洋白菜、莴笋、香菜、

包永

主营:代购代销豆角、大白菜、黄瓜、西红柿、菜花、菠菜、茄子、洋白菜、韭菜、莴笋、香菜、

李峰

主营:水产 各种海鲜产品、鸡鸭鹅肉制品

安永阔

主营:代购代销大白菜、黄瓜、西红柿、菜花、菠菜、茄子、洋白菜、韭菜、莴笋、香菜、西葫、